王陽明也是發了狠心,這幫人嘰嘰歪歪了半天,結果還是拖泥帶水的,不給個痛快,不就是開除嗎,其實他自己早有去意,如果不是考慮到家人的感受,這種鄉鎮中學他早就不想念了。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世界如果廣大,以他的心氣,最起碼也是世界頂級名校才配得上他將來的身份。
隻是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學校再差,也是曾經的母校,擁有無數青春歡樂的記憶,大部分同學和老師都是善良友好的,學校本身並不存在過錯,過錯的隻是某些以權謀私的人。正是這種思維考量,讓王陽明上次就已經忍氣吞聲一次,拒絕了夏莉莉的母親,也就是他剛剛提到的夏董的登報感謝建議,理由是不想消費夏莉莉的清名。
其實,他還是出於對學校的一份感情,所以不想給學校造成麻煩,隻是看來他這份心思學校壓根就不領情。
既然如此,大家還不如撕破臉,開誠布公地談一談這些事情,將這些醃臢拎出來曬一曬。
吳國棟一驚,這個學生出口成章,而且言辭雅致,根本不像是無理取鬧、不學無術之徒,隻是為什麼這樣的學生居然會被定性成無可挽救之人?
這次省內名校巡回參觀,讓吳國棟大開眼界,外麵的少年天才無數,逆天之人層出不窮,但是王陽明這種氣度風範,即使拿到省會重點中學去,也是龍鳳之姿。
吳國棟兀自沉吟不語,王陽明又開口了,一番言論更是石破天驚!
“吳校長,聽說您在一線教學也有多年,那麼一定了解教師職責履行的重要性。學生有一篇文章正好要教諸位知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這就是我對於教師職責和擇師原則的看法,不知校長有何斧正?學校對待學生如何,學生對待學校如何?不知我今時今日,更有何過錯可言?”
王陽明昂首向天,聲音激越朗朗,一番見解振聾發聵,讓吳國棟頭暈目眩。
事情大發了,江文龍躺著地上都忘記了哀嚎,心中充滿無言的驚懼!
之前陳毅鬆給他看過兩篇古文,說是王陽明寫的,希望他能唯才是重,留下王陽明不要開除,隻是他哪裏有功夫看這些,隨意瞄了一下就知道是古文格式,隨手就扔到垃圾桶了。江文龍悔恨無比,早知道王陽明的文學功底真的這麼深厚,自己就該仔細看看陳毅鬆給的紙張。
隻是現在一切都遲了,王陽明的一番論調直接秒殺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