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匆匆那年》:打造“現象級”網絡自製劇(3 / 3)

除了對觀眾口味的重視外,網絡自製劇本身的自我更新與升級也是《匆匆那年》得以推出的重要原因。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崔繼丹認為,“網絡劇喧囂的娛樂時代,即將進入一個尾聲。過去滿屏都是搞笑劇,這種現象可以視作互聯網對傳統電視抑製搞笑的反彈,但現在這種釋放需要回歸到對人內心情感的關照,喜劇還會延續下去,但屏幕會出現更多情感服務類的劇,這是當下觀眾比較向往和需求的。”

搜狐視頻自製進化論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樣,《匆匆那年》的出現及其對視頻自製元年的引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它不能做孤立的個案分析。《匆匆那年》植根於搜狐視頻的娛樂土壤,先天具有搜狐視頻的自製氣質。

作為視頻行業的“老槍”,搜狐在業界有著“黃埔軍校”的美譽,從這裏走出了愛奇藝CEO龔宇、優酷土豆CEO古永鏘、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等視頻行業的大佬,由此可見,搜狐發力視頻行業的功力與經驗不在話下。

在內容領域,搜狐視頻具備娛樂基因和媒體平台。在脫口秀、情景劇等方麵,搜狐視頻起步較早,發展也迅速。

據尚娜介紹,搜狐視頻出品的原創內容,數次引領了視頻原創行業的發展:2007年1月開播至今的脫口秀《大鵬口得吧口得》是第一檔互聯網原創節目;中國互聯網首次台網聯動即是搜狐視頻與湖南衛視共同製作播出的《向上吧少年》;已經播出三季的《絲男士》是互聯網首部獲得現象級影響力的喜劇;直至今年,《匆匆那年》的開播,又成為了第一檔網絡自製長劇。尚娜認為,之所以搜狐視頻能不斷對視頻自製開疆拓土、引領風潮,“主要得益於搜狐對娛樂產業的長期關注和熟悉。”

一手打造了搜狐娛樂的鄧曄認為,“2006年搜狐娛樂公司成立後,一直伴隨著整個中國娛樂產業的成長。從八年之前相對貧瘠,到現在娛樂產業板塊的大繁榮,我們都是親曆者和伴隨者。在行業的觀察方麵,包括對娛樂資源的儲備以及對娛樂動向的反應,搜狐娛樂都走在了市場前頭。”依托於搜狐娛樂打造的視頻平台,也自然先天地打上了娛樂的胎記。

“搜狐視頻以及整個搜狐團隊是比較歡樂的團隊,這種文化氛圍容易催生好作品,從《絲男士》、《極品女士》到《匆匆那年》,這是一種公司的基因和文化使然。”本身就很有娛樂精神的張朝陽認為,這些現象級自製產品出現在搜狐視頻,有內在的必然性。

內部機製的成熟為搜狐視頻提供了發展引擎,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在影響著搜狐視頻對市場走向的判斷。從2015年開始,“一劇兩星”政策將正式實施。這一政策將會對衛視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而電視劇製作公司也將麵臨重新洗牌。張朝陽認為,這一政策對視頻網站來說是利好的,可以使一些更豐富更優質的內容轉移到互聯網上來播出。

今年,各大視頻網站都在發力網絡自製劇,因此,這一領域的競爭已經呈現出白熱化的狀態。據張朝陽透露,2014年是搜狐視頻的自製元年,在整體的板塊中,自製的流量僅次於電視劇。2015年,搜狐視頻的自製重心將會繼續加大,預計將會拍出幾個類似《匆匆那年》量級的自製劇。

“最後讓你感動的,還是根根本本回到價值觀上,樸素地講故事,把重點放在內容創作上。”鄧曄認為,明年搜狐視頻自製劇的類型將會更多樣,但他們始終都會懷有“匠人之心”,把每個作品做好。

(戴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