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匆匆那年》:創造超常規的盈利速度(1 / 2)

《匆匆那年》:創造超常規的盈利速度

品牌

一部網絡自製劇的投入相當於一部中小成本電影,單集的成本相當於衛視大劇,這句話用在《匆匆那年》身上並不為過。

這麼大的投入,如何收回成本實現盈利,是一個問題。

深諳互聯網媒體經營思路的搜狐視頻首席運營官鄧曄,對於產品的回報,非常自信,“隻要作品的生命力在,商業價值也就水到渠成。換言之,有了第一季成熟的內容品牌,才有後續盈利的空間。”

從搜狐視頻的公開資料可以看出,搜狐視頻運營的產品思路,通常是穩中求進、長線發展。在自製作品的初始階段,搜狐視頻更希望贏得口碑和用戶,打造品牌,而不是一味苛求短期利益回報。《絲男士》《極品女士》係列劇都在這個模式之列。

超常規的盈利速度

眾所周知,《絲男士》係列、《極品女士》係列吸引了真功夫、火咖、金立ELIFE、陸風汽車、娃哈哈、京東商城等大牌廣告的投放,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廣告商都是從項目建立品牌影響力後的第二季,才開始投放的。而《匆匆那年》在劇集還沒有播出完畢,就基本收回了成本。這在搜狐視頻的盈利模式預算中,屬於超常規盈利速度。

對於《匆匆那年》的成功,鄧曄並不認為有什麼特殊的營銷方式,更多的將它歸功於優質的內容。她認為,首先要樸樸素素做內容,內容的成功催生用戶的需求。這一階段是塑造品牌的階段。真正的營銷拓展和持續收益應該在後續發展中。而在當下的營銷目的,是讓它的內容獲得用戶最大的認可。

顯然,她已經做到了。

《匆匆那年》上線第一天,便展開矩陣式的推廣,從門戶首頁到網頁端視頻、移動端APP視頻、搜狐娛樂、音樂首頁,以及電視劇頻道、出品頻道首頁,無所不在。特型廣告、首屏焦點圖等黃金資源上,都能看到《匆匆那年》的身影。《匆匆那年》上線24小時,在新浪微博影視熱搜榜上,超過同期的熱播大劇《衝上雲霄》、《離婚律師》,排行NO.1;在微博熱門小時榜上,同樣占據首位。

大批廣告主聞風而來。

《匆匆那年》不僅有金立ELIFE首席讚助、美國補鈣專家迪巧全程特約播出,也獲得了娃哈哈的聯合讚助,以及一汽大眾捷達、康師傅冰紅茶、康師傅綠茶、康師傅茉莉清茶、紅牛、火咖等大量一線品牌產品的投放。

這樣的收益是計劃外的,也是意料之中的。

按照搜狐視頻自製常規盈利模式,一部作品真正的盈利來自於後續發力。鄧曄相信,“今年冬天,《匆匆那年》電影版上映,這部作品的搜狐視頻播放量還會迎來一個熱潮”。所以,這也許是常規計劃之外。而三年的充足準備,讓鄧曄和尚娜對《匆匆那年》的上線充滿信心。“真正被大眾接受的好作品才有營銷價值。《匆匆那年》就是這樣的好作品。現在的成功,也就是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