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用“禮”鋪平晉升道路(1 / 1)

在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往中,很多人崇尚莊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看重的是友情,而不是物質。但這絕對不是說我們在交往中不需要互贈禮品,“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禮尚往來”、“略表寸心”等,從這些俗語或成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送禮也是一種社交技巧。

其實在職場中,送禮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溝通技巧。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同事在各方麵都不如我們,工作能力不強、學曆不高、業績不突出等等,甚至連長相身高都不如我們,但他們卻獲得了晉升。原因何在呢?很有可能就是他懂得如何給領導送禮,如何托人情,而我們卻不知道。因此,我們不是輸在了與同事的實力競爭中,而是輸在了溝通技巧上。

王玲玲出生在一個小城市,父母是當地事業單位的領導。對送禮托人情的事,王玲玲從小耳濡目染,深諳其道。姚彩蓮是王玲玲的大學同學,來自農村,性格比較內向。兩人一起進入公司,關係非常密切。

最近,部門主管由於夫妻間兩地分居而調走,主管職位出現空缺。很多員工都想抓住這次升職加薪的機會,有的人跑到總經理辦公室毛遂自薦,有的人討好同事拉選票。

其實按照工作能力來說,姚彩蓮擔任主管當之無愧,然而她討厭“跑關係、送禮物”這一套。在同學以及家人的鼓勵下,姚彩蓮還是走進老總辦公室,進行自我推薦。老總熱情地接待了她,說:“你和王玲玲是同學吧?你看,王玲玲性格活潑,和同事的關係都不錯。這當領導吧,不一定要實幹,關鍵要會帶頭,調動大家的工作情緒……不過,你也很不錯,工作努力,有機會一定提拔你。”姚彩蓮聽完老總的話,知道自己沒戲了,而王玲玲很可能升為主管。

幾天後,公司開會宣布人事調動,出人意料的是,姚彩蓮被任命為主管。更讓人驚訝的是,王玲玲居然被任命為副總經理。這個消息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公司裏頓時議論紛紛。

當天晚上,王玲玲邀請姚彩蓮一起出去吃飯。在飯桌上,王玲玲終於道出了兩人同時獲得晉升的秘密,那就是“送禮托人情”。原來,王玲玲利用父親的關係,托人情找到公司所在地的一位政府官員,再讓其給公司總經理送了一些禮物。總經理不想得罪上級官員,於是慷慨地任命王玲玲為副總經理。後來,王玲玲在總經理麵前替姚彩蓮說了幾句好話,姚彩蓮也順利晉升為主管。

從案例中不難看出,“送禮”對於升職加薪的影響有多麼巨大。某種程度上來講,送禮是最好的傳情達意的方式。先“禮”後事,就是要求先把禮品送到位,再去辦事就容易得多了。職場中人,如果能夠掌握先“禮”後事的竅門,落個好人緣、獲得晉升加薪,就很容易了。當然了,我們這裏所講的送禮隻是一種維護人際關係的微溝通技巧,而不提倡以貴重禮物賄賂上司,強迫上司就範。既然說是一種微溝通技巧,那麼我們送禮時應該注意那些事項呢?

——考慮送禮對象

身在職場,送禮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領導,領導掌握著“生殺”大權,職場提拔以及晉升,都少不了領導的提攜。其次是朋友,朋友也許無法帶給我們實際的好處,但是如果真的遇到困難,能夠幫我們的,也還是朋友。再者就是客戶,很多客戶都是“潛力股”,打點好和這些客戶的關係,也許讓我們一生都能受益。

——禮物輕重得當

一般來講,禮物太輕,意義不大,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瞧不起他,尤其是對關係不太親密的人,更是如此。但是禮物太貴重,又會讓接受禮物的人有受賄之嫌,尤其是給上級、同事送禮,更應注意。除了某些愛占便宜的人之外,一般人很可能會婉言謝絕,或者即使收下,也會付錢,要不就日後設法還禮,這樣豈不是強迫人家消費嗎?如果受禮人家中不甚寬裕,無異於給別人出難題。如果對方拒收,我們錢已花出,留著無用,徒生許多煩惱,就像人們常說的“花錢找病”,保苦呢?因此,禮物的輕重選擇以對方能夠愉快接受為宜,爭取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多花錢辦好事。

——掌握送禮時間

對中國人而言,送禮的最好機會莫過於中秋、春節、元宵,這幾個節日可以稱得上是送禮的黃金時間。在這種節日,去領導、同事家坐坐,哪怕隻是買一點點水果,都會讓領導和同事覺得我們非常知禮,在佳節時還把他們放在心上。

——了解風俗禁忌

送禮前應了解受禮人的身份、愛好、民族習慣等,免得送出麻煩。有個員工去醫院看望上司,帶去一袋蘋果以示慰問。誰知上司老家的方言中,“蘋果”與“病故”發音相同。送來蘋果,豈不是詛咒上司病故?由於這位員工不了解情況,所以上司很不高興。鑒於此,送禮時一定要考慮周全,以免“好心辦壞事”。例如,結婚時不要送鍾,因為“鍾”與“終”諧音,讓人覺得不吉利;對文化素養高的知識分子,送一幅蹩腳的書畫就很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