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規劃指南(試行)(3 / 3)

信息交換係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園區信息管理係統,便於物質和能量在園區、周圍社區和區域內進行流動和交換;通過示範、宣貫等手段,扮演教育和營銷角色,以宣傳生態工業原理,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理解環境問題和環境法規,克服生態工業運行的障礙;提供有關提高能源效率、節約資源、廢物最小化、清潔生產技術和應急反應等的指南和建議。

7.設施共享

設施共享是生態工業園區的特點之一。實現設施共享可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避免重複投資。

對於一些資金尚不十分充足的中小型企業而言尤其重要。園區內的共享設施包括:

(1)基礎設施,如汙水集中處理廠、固體廢物回收和再生中心、消防設施、綠地等;

(2)交通工具,如班車、其他運輸和交通設備;

(3)倉儲設施,如入園成員間閑置的倉庫等;

(4)閑置的其他維護設備、施工設備等;

(5)培訓設施等。

五、園區建設的指標體係

園區應按照下述四類指標體係進行規劃建設:

1.經濟發展指標:如經濟發展水平指標(GDP年平均增長率、人均GDP、萬元GDP綜合能耗、萬元GDP新鮮水消耗等);經濟發展潛力指標(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進步對GDP的貢獻率等)。

2.生態工業特征指標:如有無成熟的生態工業鏈;重複利用指標(水資源重複利用率、原材料重複利用率、能源重複利用率等);柔性特征指標(產品種類、原材料的可替代性等);基礎設施建設指標(如信息網絡係統、廢物處理共享設施等)。

3.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如環境保護指標(環境質量、汙染物排放達標情況、汙染物處理處置等);環境績效指標(萬元GDP工業廢水產生量、萬元GDP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萬元GDP工業廢氣產生量、萬元GDP有毒有害廢物產生總量);生態建設指標(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人均公共綠地麵積、園區綠地覆蓋率等);生態環境改善潛力(環保投資占GDP的比重等)。

4.綠色管理指標:如政策法規製度指標(園區內部管理製度的製定、園區內部管理製度的實施、企業管理製度的製定、企業管理製度的實施等);管理與意識指標(開展清潔生產的企業所占比例、園區企業ISO 14001認證率、生態工業培訓等)。

六、生態工業園區中的企業孵化器

企業孵化器起源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它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通過提供研發、生產、經營的場地,通訊、網絡、辦公等方麵的共享設施,係統的培訓、谘詢以及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麵的支持,降低企業的創業風險,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生態工業園區中的企業孵化器主要功能如下:

1.為生態工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提供不斷優化的孵化環境和條件;

2.允許各企業間共享設施和相互合作;

3.及時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

4.通過當地的學校,為企業提供人員培訓;

5.支持風險融資、市場營銷、會計、組織設計和其他商業活動;

6.提供公共的法律、文秘和簿記服務以及辦公和電訊設備。

企業孵化器可以是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實體,也可以是非贏利機構。對於各類生態工業園區而言,比較適用的是後一種,即非贏利機構形式。

七、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文本的編製

以下給出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文本的基本內容,具體規劃工作中各園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側重、增刪和調整:

摘要

1.區域社會、經濟和環境概況

(1)社區、城市、區域的情況

(2)園區現狀、產業類別、結構、主要資源等狀況

(3)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園區建設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1)必要性

(2)有利條件

3.規劃目標和原則

(1)總體目標

(2)具體目標

(3)規劃原則

4.園區總體設計

(1)現有建設條件分析

(2)生態工業園區的總體框架(包括主要工業鏈)

(3)生態工業園區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

(4)生態工業園區的產業發展規劃

5.園區工業代謝分析

(1)主要物質代謝分析

(2)能量流動分析

6.園區建設項目

(1)園區建設項目清單及說明(包括工業項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

(2)園區建設項目指南

7.園區投資和效益分析

(1)總投資

(2)融資渠道

(3)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8.組織機構和保障措施

(1)領導小組、管理委員會(協調辦公室)、投資開發公司

(2)園區管理製度(如果是改造現有園區,須注意與現有園區的管理製度相結合)

(3)鼓勵政策(土地政策、稅收政策、補貼政策、信貸政策、排汙收費返還等)

(4)支持體係(如信息係統、新技術開發、企業孵化器、環境管理體係、清潔生產審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