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規劃指南(試行)(1 / 3)

(2003年12月31日國家環保總局印發)

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以下簡稱園區)是依據清潔生產要求、循環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園區。它通過物流或能流傳遞等方式把不同工廠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一家工廠的廢棄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或能源,模擬自然係統,在產業係統中建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循環途徑,尋求物質閉環循環、能量多級利用和廢物產生最小化。

一、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特征和類型

1.園區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緊密圍繞當地的自然條件、行業優勢和區位優勢,進行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設計和運行;

(2)通過園區內各單元間的副產物和廢物交換、能量和廢水的梯級利用以及基礎設施的共享,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廢物排放的最小化;

(3)通過現代化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術(如信息共享、節水、能源利用、再循環和再使用、環境監測和可持續交通技術)的采用,保證園區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4)通過園區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運行,企業、園區和整個社區的環境狀況得到持續改進。

2.園區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具有行業特點的生態工業園區,例如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糖業)示範園區;

(2)具有區域特點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例如對現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改造的生態工業園區。

此外,按照當前的建設狀態和園區單元間聯係程度的不同,生態工業園區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已具有較好生態工業雛形的工業區域或園區。建設重點是在完善已有的生態工業鏈的基礎上,形成穩定的生態工業網。

(2)尚未建成或尚不具有規模的園區。建設重點是以生態工業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建設一個新的工業園區。

(3)門類較多、企業數量大的工業區域或園區(如我國的大批國家和地方級的科技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重點是在這些園區中引進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觀點和生態設計方法,使產品生命周期中資源消耗最少、廢物產生最小、易於拆卸回收,由此優化產品結構,並合理構建和完善產品鏈,從而提高資源效率,降低環境排放,為園區尋找新的增長點,促進園區的持續發展。

(4)虛擬園區。其園區企業在地理上分散,但仍然組成一個生態工業係統。建設重點是從廢物循環利用、資源梯級利用入手,遵循市場價值規律,規劃建設生態工業網絡,建立企業間穩定、持久的物質和能量流動關係。

二、園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將發展生態工業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相結合,與引進高新技術、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相結合,與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生態保護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

2.基本原則

園區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

(1)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園區應與區域自然生態係統相結合,保持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對於現有工業園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汙染物產生和對環境的壓力。新建園區的選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容量,調整列入生態敏感區的工業企業,最大限度地降低園區對局地景觀和水文背景、區域生態係統以及對全球環境造成的影響。

(2)生態效率原則:在園區布局、基礎設施、建築物構造和工業過程中,應全麵實施清潔生產。通過園區各企業和企業生產單元的清潔生產,盡可能降低本企業的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通過各企業或單元間的副產品交換,降低園區總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過物料替代、工藝革新,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築材料、能源使用、產品和服務中,鼓勵利用可再生資源和可重複利用資源。貫徹“減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園區各單元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

(3)生命周期原則:要加強原材料入園前以及產品、廢物出園後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應鼓勵生產和提供資源、能源消耗低的產品和服務;鼓勵生產和提供對環境少害、無害和使用中安全的產品和服務;鼓勵生產和提供可以再循環、再使用和進行安全處置的產品和服務。

(4)區域發展原則:盡可能將園區與社區發展和地方特色經濟相結合,將園區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要通過培訓和教育計劃、工業開發、住房建設、社區建設等,加強園區與社區間的聯係。要將園區規劃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並與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方案相協調。

(5)高科技、高效益原則:大力采用現代化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節能技術、節水技術、再循環技術和信息技術,采納國際上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準,要求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最佳平衡,實現“雙贏”。

(6)軟硬件並重原則:硬件指具體工程項目(工業設施、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的建設。軟件包括園區環境管理體係的建立、信息支持係統的建設、優惠政策的製定等。園區建設必須突出關鍵工程項目,突出項目(企業)間工業生態鏈建設,以項目為基礎。同時必須建立和完善軟件建設,使園區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三、園區規劃的步驟

園區規劃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規劃隊伍建設:建立規劃隊伍,包括領導機構和技術機構。

2.園區規劃範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園區範圍,原則上不得占用新的土地作為工業用地。需充分利用現有工業區域、汙染的廢棄地區(此時,園區可作為生態恢複或經濟再開發的舉措,例如美國馬裏蘭州Baltimore、維吉尼亞州CapeCharles等生態工業園區)或當前運行的工業園區,進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