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各種一次性快餐盒性能比較(2 / 3)

二、紙漿模塑餐具

紙漿模塑餐具是以蘆葦、蔗渣等草本植物紙漿為主要原料,添加30%左右的木漿(或不加木漿)和一些防水防油助劑等,通過成型機械在一定形狀的模具內成型,形成初級坯料,再通過加熱幹燥,壓光成型等工序而製成的。

在世界各國,紙漿模塑製品一般用於工業產品包裝,如雞蛋托、蘋果托、啤酒托、家用電器、儀器儀表產品的防震托等。我國對紙漿模塑餐具的研製開發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目前已逐步解決了紙漿模塑餐盒的強度、防油、防水、耐熱、消毒、無味問題。

優點:生產工藝簡單,建廠周期短,便於推廣,產品可加工成各種形狀,廢棄後的餐具可回收利用。

缺點:①前期製漿工藝對環境汙染較重,後期產品生產時對質量控製及防油防水助劑的質量要求很嚴格,否則易出現溶出物超標等質量問題。合格率僅占30%。

②一次性設備投入成本較高(年產3000萬隻餐盒,投資在300萬元以上),大部分為間歇式生產,成品率低。合格產品成本至少在0.30元/隻。

③回收利用經濟價值還需論證。由於生產過程中加了防油防水助劑,而且廢棄餐盒一般殘存少量剩飯菜和油汙,因而雖然在理論上造紙廠可回收再利用,但有紙廠反映,還需再投入新設備。而且因這類餐具以草漿纖維為主,回收處理後也隻能做低檔紙品。

④降解特性不突出。有關部門檢測結果已證實,紙漿模塑餐具需5個月以上方能消除感官汙染。

⑤不易長期存放,高溫潮濕環境下易黴變。

⑥有的產品硬度不足,易變形。

⑦大部分黏結米飯比較嚴重。

作為近年來發展最快的PS一次性餐具的替代產品,紙漿模塑餐具在各地均已占有一定市場,但存在問題似乎比較多。1999年以後,在宣傳的引導下,全國有許多省市紛紛上馬紙漿模塑餐具生產線。為了生存,企業之間競相壓價,偷工減料(減少木漿比例或用草漿代替木漿、原漿板不漂洗、使用超過有效期的防油劑或少加、不加防水防油劑等)屢有發生。由於紙漿模塑餐具產品性價比遠遠低於聚苯乙烯發泡塑料餐具產品,至2003年,大部分生產紙漿模塑餐具產品的企業已倒閉、轉產。

三、植物纖維(稻麥殼)餐具

稻麥殼(秸稈)質餐具是將稻麥殼、秸稈等原料粉碎成粉末,與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高分子有機熱熔膠混合,解決防水、防油性能,通過模塑真空吸附成型、幹整型工藝生產而成。

這類產品為我國所獨創,起步比較晚,數年前才進入小批量工業化生產。

優點:充分利用農村的秸稈、麥殼、蔗渣等資源,變廢為寶。產品為整體結構,強度好,內外都光潔平滑。有的產品外表麵可以印刷商標、廣告、說明書等。生產工藝日趨穩定,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汙染,廢棄後具有一定降解性能。據報道,有的產品入土後可成為肥料。從成本上看,在目前所有發泡聚苯乙烯的替代品中較占優勢,每隻盒的成本(無蓋)在0.2元以上。

缺點:①色澤、柔韌性、手感、嗅覺等方麵需要進一步完善。

②生產中需加強質量控製,否則易出現醋酸蒸發殘渣及農藥、黃曲黴素等殘留量超標問題。

③多數企業為單機生產方式,成品率較低,不利於規模化生產。

④有關部門的檢測結果表明,由於添加了防水劑、防油劑、固化劑等化學助劑,其降解的速度受到影響,不會在短期內降解。

⑤這種餐具重量多為30g左右,運輸成本較高,會增加垃圾處理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