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偷梁換柱①(2 / 2)

於是,李斯對外宣讀了偽造的始皇帝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繼皇帝位。同時還偽造了一封始皇帝給長子扶蘇的信。信中大意是:扶蘇和將軍蒙恬帶領著幾十萬大兵,在駐紮在邊疆已有多年,非但不能拓展國家的領土,反讓士兵死傷慘重;且扶蘇身為兒子,不懂得孝順,反而屢次上書直言誹謗皇帝的所作所為,現賜劍自盡!將軍蒙恬跟隨扶蘇在外,不能匡正扶蘇的錯誤,未能忠心報國,也賜劍自盡。

扶蘇從使者手中接過詔書,拆開一看,不禁悲痛萬分。他是一個謹守孝道者,相信“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古訓,於是揮劍自殺了。蒙恬當時沒有像扶蘇這樣自刎,他希望能有一個機會向朝廷申訴,但後來還是死於趙高和胡亥的毒計之下。

◎故事二俾斯麥巧改電文

1866年,普魯士戰勝奧地利,“鐵血宰相”俾斯麥朝著統一德意誌的宏偉目標又前進了一步。在他眼前,還剩下最後一個障礙——法國。因此,他必須發動一次對法國的戰爭並徹底打敗它。為製造普魯士對法國宣戰的借口,俾斯麥利用當時西班牙王位虛懸的機會,幕後操縱西班牙迎請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去繼承西班牙的王位。法國拿破侖三世對此表示強烈的抗議,他令法國駐柏林大使貝納得梯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就此事進行談判。威廉一世此時正在德國西部溫泉療養勝地埃姆斯療養,普魯士的外交官將雙方談判的情形用電文發給遠在柏林的首相俾斯麥。電文稱:

1870年7月13日下午3時40分,埃姆斯國王陛下讓我告知:法國大使迫不及待地向國王提出要求,要國王授權他立即發出這樣的電報到巴黎,說如果霍亨索倫家族再提繼承西班牙王位時,國王保證將來任何時候永不再予以同意。國王嚴肅地拒絕了這種既不公平又不可能的義務,同時聲明普魯士政府在這一事件中沒有多大利害關係。在我的建議下,國王陛下決定在涉及上述要求時,不再接待貝納得梯伯爵,而僅由一侍從副官告知他:“國王陛下現已收到親王來信,證實了貝納得梯從巴黎獲得的消息。此外再也沒有什麼可談的了。”國王陛下留待閣下決定,貝納得梯的新要求及其被拒絕,是否應該立即向普魯士駐外使節和報界通報。

當晚,俾斯麥收到了電文。俾斯麥看完這封發自埃姆斯的電文,略作思索,將電文改成:

在霍亨索倫家族王儲退位之消息由西班牙國王政府正式稟明法國帝王政府之後,法國大使在埃姆斯向國王陛下提出要求,以使他可以電告巴黎:國王陛下保證在將來任何時候均不同意霍亨索倫家族為西班牙國王候選人。國王陛下拒絕以後再接見法國大使,並命令值日副官轉告法國大使:陛下再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隨後,俾斯麥選擇在法國國慶(7月14日)那一天公布了經篡改的埃姆斯電文。以後事態的發展完全在俾斯麥的設想之中:1870年7月20日,剛愎自用的拿破侖三世以國家榮譽遭到汙辱為由向普魯士宣戰,結果,法軍被以逸待勞的普軍打得慘敗,法國被迫向普魯士賠款50億法郎,並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俾斯麥終於完成了統一德意誌的曆史任務。

◎故事三化妝師智擒逃犯

法國有一位女化妝師,她手藝高明,她能使40多歲的中年男子變成20多歲的毛頭小夥,也能把妙齡大姑娘變成白發蒼蒼的老太婆。

一天,她的家裏闖進一個不速之客。他一進屋,凶相畢露,從腰間抽出一把匕首,對著女化妝師威脅道:“我要你給我化妝一下!隻要你老老實實地給我化妝,我就不傷你半根毫毛。否則,要你的命!”

女化妝師一開始被他的凶惡樣子嚇壞了,但很快她平靜了下來,在心裏琢磨著應付的辦法。她裝作很順從的樣子說:“完全可以滿足您的要求。您希望化妝成什麼樣子呢?化妝成女人,怎麼樣?”

“不行!我要換個長相。”逃犯叫喊道。

“那我就把您化妝成一個難看的中年人吧!”逃犯點頭同意了。

女化妝師手腳麻利,功夫熟練,隻一會兒的工夫,就將逃犯變成了一個臉色黝黑、麵目猙獰的中年男子。

逃犯照了照鏡子,得意地走了。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剛一上街就被警察抓住了。

原來,女化妝師前幾天在街頭看到一張通緝犯的照片,於是她就把這個通緝犯的模樣“搬”到了逃犯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