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結果顯示,隻有林則徐所吐為蔬菜糙米,其他人所吐都是雞鴨魚肉之類,而且酒氣很濃。
林則徐勃然大怒道:“齋戒祈雨,是何等重要之事,你們竟敢如此不誠!天不降雨,一定是你們觸怒上天所致,諸位現在有何話說?”眾官聞言,麵麵相覷,既恐懼又慚愧,都表示願意盡力捐錢。這樣,林則徐很快籌到了一筆巨款,賑濟災民,平抑糧價。
在這裏,林則徐運用的便是假道伐虢之計。林則徐假借祈天求雨之名,行引導眾官捐錢之實。他事先叫人在茶中放入嘔吐之藥,眾官吐出葷腥之物說明他們生活富足,有足夠的能力捐錢賑災。林則徐動用智謀迫使眾官為保官而掏腰包,可謂用心良苦。
◎故事三製藥公司打假有方
在20世紀60年代初,某國的一個製藥公司研製的合利他命F榮獲世界專利。這種藥不但信譽好,而且單位利潤率高。於是引起某一地區的地下工廠的覬覦,仿冒的假合利他命F開始出現,並很快給這家製藥公司的市場造成衝擊。
該製藥公司當時麵臨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一方麵,當時大量仿冒合利他命F的那個地區的法律保障不夠細密,商標法、專利法及刑法中妨害農工商的章節還未修正,正牌廠商很難有合理的回報;另一方麵,遇到類似的情況,通常的做法是對假冒的廠商進行刑事訴訟,要求民事賠償,或再登報道歉,但這家製藥公司苦於對地下工廠和銷售渠道不了解,可以說連敵人是誰、他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根本無法采取法律行動。
最終,經過這家製藥公司的有關部門長時間的策劃,一個嚴密的以行銷應變策略來保護自己的公關活動開始實施。
1966年,製藥公司推出了一項看似平常的促銷活動——“愛福彩券”抽獎。此次抽獎設一千六百多個有豐厚獎品的大獎,參加的條件非常簡單,隻要消費者購買合利他命F產品一盒,便可參加。具體要求是,消費者要在空盒上注明自己的姓名與住址,以及藥房的店名、地址。
在空藥盒雪片般寄來參加抽獎時,這家製藥公司動員了許多專家來鑒定盒子的真偽。通過這一活動,他們不但掌握了消費者的基本資料,還有一個更主要的收獲就是,那些出售假藥的藥店、藥房悉數成了這家製藥公司的甕中之鱉。
隨後,製藥公司立刻發信給每一位購買到假藥的消費者,向他說明假藥的害處,並告訴他如何分辨假藥。同時,公司派人勸導那些販賣假藥的藥店、藥房,再加上治安機關的追查,以及消費者親自到藥店、藥房當麵指責,使藥店、藥房再也不敢寄希望於假藥牟取暴利。
製藥公司的這一公關活動計劃,部署得相當嚴密,具有多元功能。藥品有其特殊的屬性,若消費者事前知悉這家製藥公司的清除假藥行動,在害怕買到假藥的恐懼壓力下,會影響到銷售。而製藥公司掌握了這一點,以贈獎這一刺激消費的“激將法”淡化了清除偽藥的嚴肅行動。通過這一公關活動,製藥公司不但建立起了消費者資料檔案,而且對購買到假藥的消費者有再一次接受產品知識的機會,加深了對自己公司藥品的認識,更主要的是截斷了地下廠商的銷售通路,徹底根除了地下廠商的危害。這個製藥公司這次采用的公關、銷售策略,正是“假途伐虢”的成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