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金蟬脫殼①(2 / 2)

薑維趁司馬懿敗退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等到司馬懿得知諸葛亮真的已死,再進兵追擊,就已為時已晚了。

◎故事二畢再遇懸羊擊鼓惑敵

公元1206年,金兵屢犯中原。南宋將領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此時,宋軍隻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寡不敵眾,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轉移部隊。這時,隻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不停地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知隻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

後來,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軍采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

同時,畢再遇在軍帳中召集眾將領商議撤退之事。畢再遇說:“目前敵眾我寡,不能再作戰,為了保存實力,我們隻能悄悄地撤退。可是如果撤退時沒有鼓聲,敵人就會發現,他們就會殺過來;如果鼓聲不斷,就能欺騙敵人,而我軍則能悄悄地安全轉移。”

有一位將軍站起身來,問道:“那我們如何撤退呢?”

畢再遇回答說計謀他已想好,隻要依計行事,天黑後開始撤。

各將領回營後,立即布置起來。他們把所有的旗幟插到帳篷頂上,並弄來很多羊和鼓。傍晚,南宋士兵把羊倒掛在樹上,讓羊的兩隻前腿剛好夠到鼓麵上。羊被吊得難受,便使勁掙紮,兩條前腿不停地亂動,把鼓都敲響了。

天黑後,南宋軍隊將士吃飽喝足了,畢再遇傳令全部人馬輕裝簡從,不準發出一點聲音,在羊腿敲擊的鼓聲中一隊隊撤走了。

金兵聽到宋營依然鼓聲不斷,旗幟飄揚,以為宋軍仍然在營中,根本沒有懷疑,他們仍在調兵遣將準備攻打大營。過了幾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擁而上,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故事三劉少奇巧使空棺計

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新四軍政委的劉少奇曾巧施“空棺計”,金蟬脫殼,迷惑了日偽特務,很好地保護了我方重要文件,平安地脫離了險境。

1941年夏天,劉少奇帶著一名通訊員外出開會。但是,不幸的是他們的行蹤被日本鬼子派出的特務發現了。頓時,日偽特務傾巢出動,到處設卡盤查,挨家挨戶搜索,要抓住劉少奇。

一天,建陽縣馬莊的一戶農家突然響起了敲門聲,主人馬玉甫開門,仔細打量一番來人,驚喜地說:“你是胡服(劉少奇的化名)同誌嗎?”來人正是劉少奇。原來劉少奇在鹽城工作時,馬玉甫是這裏的抗日民主政府的代表,兩人有過一麵之交。

兩個人正在寒暄之際,遠處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一陣陣汪汪的狗叫聲。顯然,日偽軍進村搜查來了。形勢嚴峻,劉少奇想了一下,說:“老馬,咱們要盡快想個辦法把我身邊的文件藏好,現在村裏有沒有空的棺材?”馬玉甫有些迷惑不解。劉少奇解釋說:“我們要是把文件裝進棺材裏,不就可以確保不落入敵手了嗎?”馬玉甫接著劉少奇的話補充道:“對呀,我們把棺材封好,貼上靈柩紙,我們的同誌穿上孝衣裝作發喪,不就能脫身了。”劉少奇說:“對!這叫‘空棺計’。”

接著,大家連夜悄悄地忙活起來,抬棺材的抬棺材,借孝衣的借孝衣,不久一支“送葬”隊伍就組織好了。

第二天清晨,劉少奇等穿好孝衣,把棺材抬上了船。剛要離岸,一隊日偽軍追了過來,命令靠岸檢查。劉少奇不慌不忙,態度從容地說:“家裏死了人,有什麼可查的。你們一定要查也可以,棺材裏的人是得霍亂病死的,傳染給了別人,我可負不起責任。”說完,裝出一副要嘔吐的樣子。日偽軍頭目一聽說是得霍亂病死的人,連忙一手捂著鼻子,一手不停地揮動,示意他們趕快把船開走。

就這樣,劉少奇和他的同誌們以及一批重要文件,都化險為夷,安全轉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