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自住房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有人翹首盼望,有人卻又撒手揮袖。那麼對於自住房的選擇除了考慮地理位置以外,還需要考慮什麼呢?
從最近一次自住房開始網申之後的現場確認情況來看,不同的自住房項目還是受到不同程度的追捧的,來看幾個對比。一個是位於大興黃村的恒大翡翠華庭自住房項目,一個是位於朝陽東壩的恒大江灣自住房項目,這兩個項目和上麵的房山中冶藍城是同時開始網申和提交資料審核的。恰巧,這三個項目提交審核資料的現場筆者都有親自見證,房山那個,現場人數寥寥,可能它真的是太偏遠了,一上午,筆者見到了三個去現場確認的購房者,根本無須排隊,直接交材料辦手續,幾分鍾搞定,剩餘的時間可以用來考察周邊環境,可以說是相當輕鬆。而到了黃村翡翠華庭的確認現場,會發現屋子裏滿是人,大家需要排一個不大不小的隊伍,耗費那麼十幾二十分鍾的時間,但整體辦理下來也還算是比較快的。及至東壩恒大江灣這個確認現場,你會發現人頭攢動、人山人海,眾人需要先在一個接待大廳裏拿號。當筆者拿到屬於自己的號碼時,發現前麵排著居然有200多個人。當我正在詫異這屋子裏好像並沒有200個人的時候,發現原來辦理大廳在隔壁,那裏麵有著比外麵密度更大的人群。為什麼這個項目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剛剛那兩個項目就沒這麼火爆呢?其實人們看重的是它的各種價值。
自住房也分值不值
雖然說購買自住房的很多人都是剛需,但房子除了住以外,價值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之一。今後有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地鐵在什麼位置,公交車直達不直達自己小區門口,孩子上學的幼兒園、學校怎樣;醫院又都會有哪個級別的,方便不方便;小區附近有什麼樣的休閑環境,公園大不大;小區周邊有沒有辦公區寫字樓,有幾處大的購物商業區,距離火車站、飛機場有多遠的路程;今後向外出租好不好租,出售好不好賣,能升值的空間有多大等等。但凡這些條件裏有哪一項或者哪幾項覺得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了,難免會覺得這個自住房項目的價值不足。如果這些周邊附加條件比周邊商品房低了30%,購房者自然就會想要放棄。
劉先生是北京市石景山人,他也在申請朝陽東壩的這個自住房項目,他之所以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兩點。第一,其實他更看重的是位於百子灣的建工動力城項目,但卻錯過了網申時間(在此,也提醒一下那些想要申請自住房項目的讀者朋友,一定要及時關注北京市住建委的官方網站),然後就看中了來廣營和東壩的自住房;第二,是因為看中的是朝陽的抬頭,用他的話說就是“北京市朝陽區”比“北京市石景山區”說出來既有氣勢又有價值。對於一個老北京人來說,其他的東西,他倒並不是太在乎,畢竟買房是有著投資意義的,日後的升值前景非常重要。
呂先生是外地人,因為持有在北京市的工作居住證,也具備申請購買自住房的資格。於是,他把位於他單位附近50公裏以內的自住房全部都進行了申請。至於為什麼不是所有的項目都申請,有一個原因是他不能輕易換工作,畢竟工作居住證是這個單位給他辦理的,一旦離開這個單位,工作居住證就會失效,他就失去了購買自住房的優先權,所以像呂先生這樣的購房者所需要考慮的東西就要比劉先生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