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房,想說愛你不容易
熱點關注
作者:陳萌
自住房,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自己居住而購置的房子。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自住房的麵積需要在90平米以下。一般來講,申請人購買的首套住房都會默認為是自住房,此類住房價格比周邊商品房的價格低30%左右,麵向全北京市符合限購條件的家庭。另外,購買此類住房後五年內不得上市,5年後上市交易的30%要上繳財政。
北京市自住房概況
從2013年北京市第一批自住型商品房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開始,一年內推出了大概2萬套的自住房。2014年,達到了將近5萬套。據悉,在2015年還將繼續推出自住房大約3.3萬套左右。
經過這兩年多以來大家對自住房的了解,越來越多的剛需族們開始選擇購買自住房。什麼樣的人可以參與購買自住房呢?
非北京戶籍的家庭,但持有有效居住證件,連續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繳納社保或個稅,可以參與購買自住房。這代表著名下無房或僅有一套住房的北京市戶籍家庭和那些符合購房條件並名下無房的非京籍家庭,都可以購買“自住型商品房”,申購家庭定義為夫婦及未成年子女。當然了,無論是什麼條件參與購買,首先都要經過政府的購房資格審核,審核過後,會采取搖號的方式來確定最終的購房者。搖號方式借鑒了保障房的搖號方式,將申請購房的家庭做了普通組和優先組的區分,分別進行搖號。一般來講,可以優先購買的家庭先搖號,如果優先家庭選完房後,還有剩餘,那麼就會再給普通家庭選房,搖號結果會在住建委官方網站和銷售現場公示3天。
加之自住房的價格會比周邊商品住房低30%左右,套型又基本上都是90平米以下的,總價被控製在了200萬以下,所以說,很多人對自住房緊盯不放。
自住房,有人望,有人放
按常理來看,自住房確實是很多購房者的不二之選,也確實值得去申請參與、拚運氣搖號。但是在2014年卻出現了不止一次的大範圍棄權搖號的現象,這不得不讓人們去重新思考自住房究竟值不值得去購買了。
首先引起筆者關注的是北七家的自住房被人大幅度放棄。筆者通過加入了幾個自住房申請者組建的QQ群,跟大家了解情況得知,北七家那邊的自住房建成後將形成一個巨大的類似於回龍觀、天通苑這樣的大生活圈,應該還是不錯的。人們之所以放棄是因為目前看來那裏還是太過於偏僻,很多人接受不了現在的荒涼,也接受不了距離市區過遠這一點。用購房者齊先生的話說,畢竟自住房還是有很多不太偏的地方可以選擇呢,誰都想選個相對來講不太偏的好地方的,如果萬一好地方沒機會了,就再考慮遠一些的地方。大部分人棄號的原因大同小異,基本上有兩個方麵:第一是擔心自己萬一真的搖上了,但選不到好房子,還不如索性搖不上呢;第二個是萬一自己真搖上了,又覺得房子有各種各樣的實際“缺陷”——地方太偏、生活不方便、價錢不合適、戶型不滿意等等,不想購買了怎麼辦?政策規定,搖上號後再放棄,就會降低你搖號的優先級別。在衡量以後,很多人就選擇了棄權,結果就出現了大麵積的棄權搖號現象。
張先生是一位符合優先家庭的購房者,由於是剛需,他幾乎把所有的自住房申請都提交了資料,也都通過了審核。然而,就在房山一處自住房的開發商打來電話通知還有幾天就要搖號了的時候,張先生卻糾結了。畢竟他是在朝陽東北部上班,與房山在北京地圖上遙遙相望、相隔甚遠。如果搖上了,買了,也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的不方便之處。想來想去,還是決定放棄這次搖號機會。他說:“不是不想買,而是房子這事太大了,必須得考慮各個方麵都合適才行,有一點讓人糾結的地方,都可能導致最後的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