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武漢三鎮之戰1(1 / 2)

大明鴻德二年四月,李自成完成了他的撤軍計劃,順利到達湖北。李自成同親信文武們密商對付方略。大家認為必須保全退人湖廣的兵力,決不浪戰,不死守一個地方與敵人硬拚,而應該將人馬退到從承天到長江邊上,隨時可以退到長江以南。為著容易退往長江以南,必須在荊州、沙市駐紮重兵,一則牽製敵人,二則保護長江暢通。

李自成下令駐守鄧州的人馬迅速退過襄江,隻留下兩千人稍事抵抗,又起到滯遲敵人的作用。什麼人退往荊州,什麼人退往承天,都在這一次會議上決定了。大將中劉芳亮和袁宗第退往荊州,文臣中牛金星、喻上猷和牛佺同去,經營上遊。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大順軍主力退往鄂中,相機與左良玉聯合或奪取武昌。當明軍兵占領鄧州,繼續向襄、樊進兵時,襄陽的撤退計劃已經完成,隻留下幾千人守襄江南岸,掩護百姓出城,逃往南山。牛佺是襄陽府尹,最後退出,與牛金星從宜城一路退走。李自成也同牛金星一起最後退出。他回望襄陽城,然後東望襄江岸,感到前途茫茫,無限心酸。

為著要進行最後掙紮,李自成派遣郝搖旗、袁宗第和劉芳亮率領一部分人馬由襄陽南去,占據荊州,經營上遊。他同牛金星、宋獻策、以及心腹大將劉宗敏等秘密商議,決定在目前情況下不同左良玉進行大戰,爭奪武昌。倘若清兵越過襄陽窮追,就命占據荊州一帶的人馬出兵牽製,他同劉宗敏率領主力部隊和婦女老弱以及輜重,從沙市和仙桃鎮一帶渡過長江,進人湖南,使明軍與左軍互相廝殺。為著荊州和夷陵形勢重要,他命牛金星、牛佺父子將襄陽防務部署完畢之後,趕往荊州。牛金星以丞相之尊坐鎮上遊,喻上猷和牛佺作他的輔佐。喻上猷已經隨袁宗第先走了。李自成快到承天時候,得到牛金星的飛馬奏報,說他謹遵聖諭,已經過了宜城,等候牛佺一到,便一同奔往荊州。

憑著半生的戎馬生涯,百戰經驗,李自成對大順軍已經缺乏戰鬥力的情況心中清楚,所以他匆匆地退出襄陽,馳往鄂中。但是他希望留下一支士氣較好的部隊,憑借襄陽堅城和春汛開始到來的滔滔襄江,能夠將明軍阻止十天以上,使他有機會在江漢平原的富庶州縣短期停留,征集糧草,看一看左良玉在武昌的動靜,再作計較。如今他完全處於十分不利的被動局麵,前有左軍,後有明軍,隻剩下荊州和承天兩府是他暫時可以回旋的餘地。

等李自成和劉宗敏到了武昌附近,才知道原來左良玉已經去順江東下,“清君側”去了,並在四月四日病死在九江,其子左夢庚率領部下非但沒能清君側,還投降了弘光,於是李自成順利奪取武昌,但是同時他也收到了一個極為不利的消息——牛金星失蹤了。

李自成派出的探子一開始說牛丞相仍然停留在宜城附近鄉間,等候襄陽府尹牛佺。李自成於是趕快派官員帶領騎兵往宜城一路迎接。可是他們卻沒有迎到丞相,不知丞相父子何往。這派去的官員從宜城又向襄陽探詢,一直到襄陽城附近,不能再往前走。不料丞相父子竟然蹤跡全無,連一句話也沒有留下。李自成得到稟報,心中大驚。從西安到襄陽,大順的重要文臣,如宋企郊、張遴然等一二百人陸續逃走。如今倘若牛氏父子逃走,大順朝文武大臣就完全人心渙散,無法維係。

李自成雖然十分氣憤,但頭腦還算冷靜,他嚴令左右親信不許將這一消息外傳,同時立即命吳汝義率領五百騎兵出發,連夜奔往宜城和襄陽一帶繼續尋找丞相。他猜想牛金星父子是被背叛大順朝的鄉勇或鄉宦捉去,藏在山中什麼地方,或者已經殺害,或者等候明軍來到時獻給明軍。他對吳汝義說:。

“你隻要打聽到丞相消息,就趕快將他接來,告他說我身邊不能一日沒有他,他不必往荊州去了。倘若你們無力救他,可火速派人回奏,我要派幾千精兵前去,一定要救他回來。”。

李自成在承天苦苦地等候了六七天,直到吳汝義回來,告訴他牛金星父子遝無蹤影,他才斷定他們是背叛他逃走了。他恨恨地頓腳罵道:。

“身為丞相,背君潛逃,忘恩負義,抓到後決不饒他!”。

這時吳汝義跪在地上,劉宗敏、宋獻策等人坐在下邊,沒有人敢說一句話。而宋獻策和顧君恩更害怕皇上疑心,幾乎連呼吸也停止了。

李自成歎口氣,又問道:“可聽說鄖陽和均州方麵有什麼消息?”

“傳說王光思兄弟已經投降了明軍,看來是真。”。

“如今皇後的行蹤……一點都沒有聽到麼?”。

“沒有。”。

“明軍有什麼動靜?”。

“明軍到襄陽的已經有兩三萬,後邊還有很多後續部隊。眼下他們正在征集糧草、船隻,很快就要從水陸兩路追趕我軍。還聽說明軍大將軍宋友亮也親自到了襄陽。”

“哦?”李自成聽說宋友亮親自到了,心裏忽然一動。

宋獻策說道:“我軍雖然新敗,但是各路人馬加起來有七萬之眾,其中不少也是打過仗的老兵。不如乘明軍尚未集結,宋友亮身邊兵馬稀少的時候,殺個回馬槍,殺到襄陽去。若是能擊殺宋友亮最好,若是不能,也要打的他膽顫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