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杜勳勸降(2 / 3)

李自成又笑問:“丞相,此事是否可行?”

牛金星笑道:“臣以為不妨一試。如杜勳被殺,不過死一個投順太監耳,於我無損。如杜勳見崇禎勸說成功,則陛下能於成功之後,以禪讓得天下,亦是千古美名。” 。

一旁的劉宗敏顯然也對杜勳的勸降不抱希望,他說道:“請皇上放心。臣已經與軍師準備好啦,明日是三月十八,先破外城,三月十九日再破內城。幾個月前我軍已有許多細作進入外城,扮做各色江湖中人,小商小販,小手藝的,釘盤子釘碗的,修補鐵鍋的,他們同城內的窮苦百姓多有暗中接頭,同住在廣寧門內的回回也有串連,原來已經說就,隻等大軍圍城,住在廣寧門內的窮人們就打開城門,放我們大軍入城。先破外城,內城人人膽寒,守城的太監們也會獻出城門。杜勳願意去勸說崇禎讓位,讓他去吧,其實,這好比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崇禎見到了杜勳,一時心中五味雜陳,之前居庸關失陷,塘報說杜勳壯烈殉國。崇禎皇帝下旨賜杜勳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其侄為世襲錦衣千戶。如今,杜勳非但沒死,還作為李自成的勸降使者而來,崇禎感覺自己不光被愚弄了,而且是被嚴重的侮辱了。

“杜勳,難道你不怕朕殺了你嗎?”崇禎冷冷道。

杜勳答道:“怕,奴婢臣有弟弟和侄兒全家在京居住。皇爺一怒之下,不僅會將奴婢臣殺死,而且會殺奴婢臣全家十口。不過古人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奴婢臣一心要為成陛下得天下於揖讓之美名,甘冒粉身碎骨與全家誅戮之禍,在所不辭。”

“哈哈哈~~”崇禎痛苦地大笑道:“你還是這麼巧舌如簧。好,說說吧,闖賊想要什麼?”

杜勳說道:“皇爺千古聖明,請聽奴婢的逆耳忠言。李自成親率二十萬精兵進犯京師,尚有數十萬人馬在後接應。吳三桂雖有關寧邊兵,號稱精銳,但隻有數萬之眾,遠非闖賊對手。他如今聞知流賊已經包圍北京,必然停留在山海關與永平之間觀望徘徊,不敢冒險前來。奴婢聽宋獻策說,京師臣民盼望吳三桂的救兵隻是望梅止渴。奴婢又聽到賊中紛紛傳說……”杜勳不敢直然說出,心驚膽戰,咽下一口唾沫。

崇禎臉色大變,心中狂跳,怒目望著壯勳,厲聲喝道:“什麼傳說!不要吞吞吐吐,快快奏明!”

杜勳說道:“請恕奴婢死罪,奴婢方敢直說。”。

崇禎怒道:“你說吧,快說實話!” 。

杜勳橫下心向崇禎奏道:“李自成進犯京城,但他同皇上無仇……”

“胡說,朕是萬民之主,他是殺戮百姓的逆賊,何謂無仇!”

杜勳說道:“以奴婢所知,李賊直至今天還是尊敬皇上,不說皇上一句壞話。他知道皇上也是聖君,國事都壞在朝廷上群臣不好,誤了皇上,誤了國家。倘若群臣得力,皇上不失為英明之主。李自成離開西安時,曾發布一張布告,沿路張貼,疆臣們和兵部一定奏報了皇上,那布告中就說得十分明白,皇上為何不信?”

李自成的北伐布告也就是檄文,雖然崇禎曾經見到,但是看了頭兩句就十分暴怒,立即投到地上,用腳亂踏,隨即被乾清宮的太監拾起來,拿出去燒成灰燼,以後通政使衙門收到這一類能夠觸動“上怒”的文書再也不敢送進宮了。現在經杜勳一提醒,他馬上問道:“逆賊的布告中怎麼說?”

杜勳的文化修養本來很低,李自成的“北伐檄文”中有一句典故他不懂,也記不清楚,隻好隨口胡謅,但有些話大致不差:“奴婢記不很準,隻記得有幾句好像是這樣寫的:‘君甚英明,孤立而蒙蔽很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還有許多話,奴婢記不清了。皇爺,連李自成的文告也稱頌陛下英明,說陛下常受臣下蒙蔽,政事腐敗都因為臣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