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杜勳勸降(3 / 3)

哈哈~!”崇禎大笑著問首輔大臣魏藻德,“首輔以為如何?”

魏藻德低著頭,吱吱嗚嗚說不出話。

“滾~”崇禎已經懶得發怒了,隻是淡淡地沉聲說道。

魏藻德如獲大赦,趕緊開溜。

“那李自成是以清君側自居咯?”崇禎揶揄道。

杜勳壯著膽子說道:“請皇爺不要震怒……順王實是叫奴婢進宮來勸、勸說皇上……讓出江山。他說,這是效法堯舜禪讓之禮。他還說,隻要皇上讓出江山,他誓保城內官紳百姓平安,保皇上和宗室皇親照舊安享榮華富貴。他將尊稱皇上為…讓皇帝,仍享帝王之福。他說……”

崇禎聽到這裏,將禦案用力一拍,又猛力一推,幾乎將禦案推翻,隨後突然站起,抓起橫放在禦案上的龍泉寶劍,登時有一道寒光在眾人眼前閃爍。站在他的兩邊和背後的太監們一個個麵目失色,停止了呼吸。站立在階下的十名錦衣旗校都以為杜勳替逆賊勸皇上讓出江山,必斬無疑,立時緊張起來,緊緊地握住劍柄,準備隨時登上台階,將杜勳推出午門斬首。但皇上沒有口諭,他們隻能肅立等候,怒目注視伏在地上戰栗叩頭的杜勳,身子卻紋絲不動,也不敢違製拔劍出鞘。那恭立在禦座背後,擎著黃傘的青年太監,擔心杜勳身上暗藏兵器,可能會突然躍起,向皇上行刺,所以在刹那間按了傘柄機關,黃傘刷拉落下,傘柄上端露出來半尺長的鋒利槍尖。 。

“你也滾~”崇禎頹然地扔掉報檢,徑直向東暖閣走去。

“陛下~”杜勳朝著崇禎遠去的背影,咚咚咚叩了三個響頭,隨即坐著竹籃子又出了城。杜勳出城後不到一個時辰,申時未過,守彰義門的太監和百姓將城門打開了,西便門也跟著打開了。幾千大順軍整隊進入外城,占領了各處十字路口和重要街道,其他外城諸門也都隨著開了。

杜勳的幾個奴仆和長隨、答應等太監,牽著馬立在西郊離城約三裏遠的一個高坡上已經等候多時了。因為他們不知杜勳是否仍由彰義門縋城出來,或者改變主意,出宮後就近由阜成門縋城出來,所以他們選擇一個適當的地方,可以兼顧兩個城樓。那時西郊居民稀少,多是曠地,丘嶺起伏,要選擇一個可以望見從阜成門到彰義門一帶的高阜並不困難。他們在一個高阜上,從午時三刻就等候杜勳縋城回來,愈等愈覺焦急,愈覺害怕,以為杜勳進宮去凶多吉少,已經被皇上殺了。直到交了申時,才望見有人從阜成門附近縋出城來,許多人站在城頭上送行。

在高阜上等候的人們突然大喜,紛紛奔下土丘,向城邊跑去迎接,杜勳同他的奴仆和隨從太監們在離城一裏遠的地方相會,被眾人包圍起來,向他紛紛地問長問短。杜勳的手下人告訴他說在會城門的臨時公館早已備好了一桌酒席,請他先回公館休息用膳,然後去釣魚台向新主子稟奏進宮經過。杜勳說道:“胡說!本監欽奉新皇爺聖諭,進宮去勸崇禎皇爺讓位,皇命在身,怎能先回自己的公館休息!走,先到釣魚台行宮去麵奏新君,再回會城門休息用餐不遲!”

杜勳原以為他冒死進城去勸崇禎讓江山,不管成不成,必會受到大順皇爺和大臣們的賞識,結果卻是熱臉貼上了冷屁股。

劉宗敏見了杜勳,冷笑道:“崇禎小兒派的兩個人送手詔給宋友亮,催宋友亮火速來京,在通州境內給我軍抓到了,哼!不管他崇禎肯不肯讓出江山,我們按時進北京!你進城的時候,我就對聖上說:目前大事已定,差杜勳去勸崇禎讓江山麼,其實是六指兒抓癢,多一道子!崇禎沒殺你,你帶著腦袋回來就好,趕快歇息去吧。”

宋獻策則是把攻破北京城的功勞全部歸功於自己的神機妙算,正眼都沒瞧杜勳一眼,更別提安慰的話了。

杜勳的心一下子冷了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