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杜勳勸降(1 / 3)

在崇禎打盹的時候,北京城外正有一位年輕將領,騎著一匹白馬,疾馳而來,背後跟隨著十幾個騎馬的隨從,他們一直到城濠岸邊勒馬,向城頭上放一響箭,然後用自然合韻的語言向城頭高聲曉諭:守城的軍民人等聽清!我大順軍兵將如雲,大炮千尊,已經將京城團團圍定,水泄不通。進城之後,隻殺貪官,不傷百姓,平買平賣,四民安生。我永昌萬歲爺馬上駕到,觀看外城。明朝的秦晉二王,已經投降,左右陪從。爾等不許放箭,不許打炮,不許出聲。倘若放箭打炮,驚動聖駕,我城下眾炮齊鳴,必將爾等嚴懲,決不寬容! 。

當立馬於城濠邊的大順將領向城上高聲曉諭的時候,守城的太監和百姓紛紛地從城垛間站起來,向城下觀看。他們的恐慌心情略微好了一點,相誡千萬不要向城下放箭打炮。

人們看見,李自成是一位魁梧大漢,由一柄黃傘前導,騎在一匹黃轡頭、黃鞍韉的深灰色馬上,氈笠,縹衣,氣宇不凡。事前人們已經將禦座移於帳前,並在禦座前三尺外左右地上擺好兩個矮凳,上有紅色坐墊。李自成來到以後,在小鬆林外下馬,由官員照料,大踏步來到禦帳前邊,昂然在禦座坐下,舉目向城頭觀看。秦、晉二王在禦座左右稍前的矮凳上坐下。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六政府尚書和左右侍郎、文諭院學士等一批新朝重臣,分立禦座左右。侍郎以下官員也立在左右的後排。杜勳也站在後排。吳汝義和李雙喜因為要隨時聽皇上呼喚,站在禦座背後。李強率領五百神箭手,站在城濠外邊,對城頭控弦引矢。倘若城頭上有打算向禦帳放炮的可疑動作或發出叫罵惡言,隻要李強一聲令下,這五百神箭手在瞬息之間,將連續向城上射出利箭,使守城的人們沒法抬頭,而站在一處土丘上的賀錦手中的紅旗一揮,所有的北從西便門南到天寧寺的、對準城頭的各種大炮將都跟著一齊點燃藥線,頃刻之間將使城樓和雉堞多處崩塌。

“你們看,那不是杜勳嗎?”守城的太監之中有人認出站立在李自成右邊第二排,但不敢用手指點,隻敢悄悄地互相告訴。杜勳的出現,使守城太監們的精神更加瓦解。

一切都準備得十分周密。隨即那位騎自馬的將領又來到城濠邊上,先向城頭上空放一響箭,然後收弓在臂,雙手捧著劉宗敏的一張文告,用濃重的關中口音,一字一字地高聲念道: 大順倡義提營首總將軍汝侯劉諭:謹奉永昌皇帝聖旨,曉諭城上軍民與內臣。明朝氣數已盡,爾等均我臣民。義師進入北京,定在今日黃昏。隻聽炮聲一響,爾等速開城門。大軍吊民代罪,紀律一向嚴明。入城之後,百業照舊,市井無驚;布新除舊,共享太平。倘敢閉門抗拒,不肯立即獻城,定遭屠戮,以示嚴懲。切切此諭,務須凜遵!

劉宗敏的這一通文告,由聲音洪亮的將領重複宣讀三遍,城頭上鴉雀無聲。

李自成起身,在群臣的扈從下離開禦帳,仍從白雲觀山門前返回行宮。到白雲觀山門外時,李自成下旨劉宗敏同文武官員們都回駐地休息,他一時高興,留下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同他進白雲觀中看看。下馬以後,李自成環顧不見了杜勳,向宋獻策問道:”杜勳哪兒去了?”

宋獻策躬身回答:”剛才杜勳請微臣轉奏陛下,他已經往平則門去,想從平則門縋上城,進宮去勸說崇禎。”

牛金星在馬上躬身說:“今日在沙河鎮休息時,杜勳曾對臣言,他願意明日縋入城去,麵見崇禎,苦功崇禎讓位,但請陛下對崇禎及其宮眷一人不殺,優禮相待。”

李自成向宋獻策問道:“此事軍師知道麼?”

宋獻策說:“丞相對臣說過,臣當時也問了杜勳,看杜勳確實是出於為新朝立功獻忠之心,並無欺騙陛下之意。”

“崇禎會不會將他殺掉?”李自成笑道 。

宋獻策說道:“臣也以此為慮,但杜勳說他願冒殺身之禍,也要進宮去苦功崇禎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