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李自成圍北京(1 / 2)

進入甲申年之後,宋友亮對關內形勢愈加關注。駱養性麾下的錦衣衛加派了三倍的人手進入關內打探消息,每天用來傳遞信息的鴿子多達六百多隻,每月喂養鴿子的飼料上萬斤。各種訊息源源不斷地從關內傳到遼陽。

“這個洪承疇~”宋友亮笑著看著一份關於洪承疇的報告,原來洪承疇陷入兩難的境地後,一直想著怎麼擺脫困境。吳三桂和祖大壽也不願意和李自成交戰,於是,二人借口士兵軍心不穩,思鄉心切為理由,拉著關寧軍回山海關去了。

崇禎皇帝氣得七竅生煙,卻又無可奈何,還得好言安慰。

隨即,洪承疇就上表,說自己原來是督師,現在無師可督,請求乞骸骨,回福建老家贍養母親。

崇禎哪裏肯依?可洪承疇是鐵了心的要走,一連上了十二道奏表,崇禎統統來個留中不發。洪承疇幹脆模仿萬曆時的官員,掛印而去。

麵對從山西過來的李自成,崇禎皇帝,為挽救當時的惡劣局麵,崇禎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一個措施是決定調吳三桂兵來保衛北京。一個措施是調密雲總兵唐通去居庸關,同時委派了一個宦官,名叫杜之秩,也就是杜勳的為監軍。

三月十五是李自成大軍攻克懷來,然後就馬不停蹄地來到八達嶺下。八達嶺是居庸的藩籬,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八達嶺關城南北便是逶迤萬裏的長城。李自成一看八達嶺地勢險要,便打算改變大軍進軍路線。當地百姓獻計說道距八達嶺西約二十多裏處有個村,叫幫水峪,從幫水峪進去有個石峽城,那裏邊雖然有明朝守軍,但隻幾百人。若攻克石峽,從石峽翻過山,就可以繞過八達嶺,直達居庸關。李自成大喜,決定繞過八達嶺,從石峽進京。

守衛石峽城的是總兵官馬岱,有兵三百,馬岱、於希祖都是誓死保衛大明江山的忠良將才,他們憑險據守,以一當百,李自成幾次攻岔道城,都被城頭上的明軍用大炮、火銃、弓箭殺退回去。當時天氣陰沉,不見日光,下午又刮起狂風,風卷沙塵,天昏地暗,敗退下去的農民軍,又一次發起猛烈的攻擊,城上的明軍人少,顧了這邊顧不了那邊,更要命的是火藥用完,炮手幹著急沒辦法。

眼下隻有那尊“威武大將軍”(鐵炮)還有隻夠點燃一炮的火藥。馬岱命炮手校正好炮位,炮口直對著城外闖王大旗,大旗在狂風中呼呼飄揚,馬岱知道,那大旗下便是李自成的指揮陣地,擒賊先擒王,隻要把李自成指揮陣地炸毀,就是有一百萬大軍,也得潰散。看準了目標,就親自去點燃那尊號稱“威武大將軍”的大炮。沒想到因天氣原因,點了火,沒響,成了臭炮。此時李自成大軍架起雲梯,發弩箭,搖旗呐喊,擂鼓助陣,大有攻破城池的勢頭。

“威武大將軍”發揮威力的時候偏偏成了臭炮,馬岱氣得說:“要你何用!”一刀下去,把大炮砍出一條一寸多深,一尺多長的斜口,隨後叫軍士將大炮推下城去。這尊炮在八國聯軍進中國時,被日本兵發現,運往東京去了,現在八達嶺中國長城博物館還展著一尊“威武大將軍”是另外一尊,沒帶傷口。

馬岱帶著滿腔的報國之情,回到自己的府邸,和自己的夫人一起自殺殉國。

守衛八達嶺的是守備於希祖,有兵三百。順軍從石峽城繞到背後攻打八達嶺,弓箭手掩護,登梯爬城,城下爆破,全麵進攻,讓明軍顧上顧不了下,顧左顧不了右。這一戰略果然有效。守城明軍才一百人,盡管於希祖指揮有方,也難免顧此失彼。於希祖向居庸關求援,可是居庸關守將卻置之不理。不但一兵不發,就連火藥、兵餉都不給。八達嶺士兵既無火藥、又無糧餉,眼看著李自成大軍要攻進城來,急得失聲痛哭。於希祖氣得跺腳大罵,罵唐通,杜之秩居心不良,叛國投敵。

其實於希祖是錯怪唐通了,這時的唐通正為家務事煩心呢。且說唐通在家裏雇了個給孩子啟蒙授課的先生,這位教師姓王,一天王先生患了感冒,唐通夫人李月英讓兒子抱被子給王先生送去,沒想到裏麵裹著一隻繡鞋。唐通回來去書房探望先生,發現地上有隻繡鞋,便懷疑夫人李月英與王先生有。不管月英怎麼解釋,唐通都不信,唐通說,半夜裏,你去叫王先生的門,要叫得柔情些,王先生若是不給開門,證明你倆是好人。若是開了門,說明你倆人有私通。你敢去叫門嗎?李月英被逼到這兒,隻好去叫門,結果王先生不但沒給開門,還把李月英斥責一頓。唐通這才相信夫人的貞潔,也相信王先生確實是個好人。等他處理完家務事,要去守城時,已經晚了,李自成大軍已攻進了石峽城和八達嶺。守城的明軍雖盡力拚搏抵抗,也沒挽救失敗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