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快樂習慣,快樂性格(1 / 1)

美國一家權威調查機構調查顯示:調查全世界22個國家人們的快樂水平,其中美國人的快樂水平最高,有46%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生活快樂。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感到生活快樂。而隻有9%的中國人覺得自己活得快樂,中國人的快樂水平是最低的。

人們有時候總是生活在過去痛苦的回憶之中,而看不到現在的快樂的日子。這種不斷湧現的痛苦回憶,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質量。可以說,沒有一個人能隨時感到百分之百的快樂。正如蕭伯納所諷刺的那樣,如果我們覺得不幸,可能會永遠不幸。我們可以利用大部分時間想一些愉快的事,應付日常生活中使我們不痛快的瑣碎小事和環境,從而使我們得到快樂。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習慣了小的煩惱、挫折、牢騷、不滿、懊悔和不安,既然這樣,我們也可以選擇習慣快樂啊。

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要學會如何從生活中尋找樂趣。所以應該抓住今天,主動地嚐試和體驗現在的生活,培養出快樂的性格。

下麵就介紹一項加強人們現實觀的心理訓練:

用十分鍾的時間,造一些有關“此時此刻”的句子。句子要用“現在”“此刻”“今天”“這會兒”等開頭。例如:

此刻我感到很高興。

此時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這會兒我正在做心理訓練。

今天我要抓緊。

現在我的精神振奮。

如果我們想要引導自己擺脫過去的痛苦和對未來的幻想,就要培養自己的現實觀。像剛才那樣用“現在”“今天”“此刻”這些詞來造句,這樣時時來提醒自己,並融入到你的意識和潛意識之中。

倘若你中途就停止了心理訓練,那麼就得問自己是什麼原因讓你終止了練習?為什麼你沒能堅持到底?你感覺疲勞了嗎?你是因為造不出這樣的句子才停下來,還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怎樣停止的呢?

認真思考完這些問題後,繼續練習造句並補上不足的時間。

一定要態度虔誠地做此項訓練,不要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也不要自搞一套,隨意添減內容。

做這項心理訓練的目的是要培養和增強“你現在是怎樣做這事情”和“你正在做什麼事情”的感覺,以此來培養你關注現在而不是沉湎於過去的習慣,使你能重新把握住全部現實的生活,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如果可以每天都堅持做此項訓練,這樣日複一日後,必能做到不再回憶過去的痛苦和空想將來,隻會立足於現在。

另一個培養快樂的有效辦法:讓人們看到自身的實力所在。具體方法是:在一個特殊的調查問卷中找出自己最突出的五個能力。在其後一周的每一天裏,運用自己突出能力中的一項或多項。這些能力包括幽默感、積極性、美感、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麵。經過這種訓練,可以利用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去完成可以帶來自我滿足的事情,從而產生快樂。

其實,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是一種個性化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性格。習慣是由於重複練習從而鞏固下來的一種行為方式,快樂既然也是一種習慣的話,就說明它是也可以通過練習而產生的。就比如剛開始進行體育鍛煉可能還不太舒服,一旦成為習慣,不活動就會覺得難受,因為它已變成生活的相應的部分,固定在人的行為中了。培養自己快樂的習慣,改變積習,練習體驗,你就會發現憂慮、罪惡、敵意會慢慢消失,而快樂和自信會慢慢增加。

隻有時時處處都尋找快樂、發現快樂,才能使快樂變成一種心理習慣。不順心的時候,在遇到悲哀的情景和無法避免的困難的時候,如果我們能以愉快的心情來對待它,那麼,它很可能就變得微不足道,變得有益且鼓舞人。養成快樂的習慣,含著微笑生活,那麼,我們就會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使情緒不受外界情況的所左右。請大家記住,快樂其實是可以練習的,隻要練習出快樂的性格,一切壞情緒都別想幹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