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戲教學法在幼兒版畫教學中的實踐(1 / 2)

遊戲教學法在幼兒版畫教學中的實踐

幼教天地

作者:章瑩

摘 要: 喜歡繪畫是幼兒的天性,在那一雙雙稚嫩的手下繪出的點和線,是幼兒對世界的夢想和認識。而在美術教育中加入遊戲是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對於幼兒來說,版畫是一個新奇的畫種,新鮮的事物總能讓幼兒產生好奇心。而運用遊戲的形式可讓幼兒在玩玩、畫畫、印印的過程中盡情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情感和體驗,使幼兒把版畫活動作為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

關鍵詞: 美術教育 遊戲 幼兒活動 版畫

美術課離不開說、玩、畫、做、創這些過程,課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遊戲性,在遊戲中孩子們可以盡情地揮灑勃勃的興致,充分表現他們的天性。遊戲卻是任何年齡層次的人們都自願參加的一種輕鬆愉快的活動,同時,遊戲也是最能引起孩子興趣的教學形式,所以在課堂上,遊戲教學法被普遍使用。

版畫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曆史悠久,廣泛運用於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從小培養幼兒對本民族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但現實情況卻是版畫教學在幼兒園較難開展,原因是孩子年齡小,版畫製作的工作量相對較難,對版畫的運用技巧較難掌握。所以針對小孩子的性格特點,我們更應該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方式。

所謂遊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以遊戲形式貫穿整個課堂的始末,也就是說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裏,不知不覺地學到每堂課需要掌握的美術技能,也就是邊玩邊學。這種教學方法既滿足了孩子愛玩的天性,又使他們學到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在“傳道授業解惑”這樣的教學目標下,學生反過來能為教師解決很多關於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不同解讀。比起傳統古板的“硬推硬塞式”,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鼓勵教師在課堂中引入遊戲教學法的目的主要是想打破以前的教學常規,從一個新的視角觀察教學意義。筆者淺顯地認為現在的課堂整體呈現出的氛圍越來越公式化。有了遊戲加入教學活動中,更加豐富了它的教學形式;對於學習者來說,要求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在對教學者的要求上,教育者要有更加綜合的教學實力及課堂應變能力,讓幼兒快樂學習。

版畫教學活動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過多次的教學實踐,在進行版畫的課程設計上,筆者發現遊戲更能激發孩子們的熱情及他們進行創作的興趣。課堂有了遊戲的加入,整個氣氛都活躍起來,遊戲引入是教學的一個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這樣看來,把遊戲教學運用到版畫教育中就成了必然選擇。

在幼兒版畫實施過程中,筆者主要選取剪、貼、刻、印這四個步驟為一體的綜合手工製作過程,這樣能滿足幼兒愛動手、動腦的願望和要求,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大而豐富的遊戲。例如,在製作黑白木刻自畫像的課程設計中,筆者引導孩子們自發形成一對一小組。讓對方成為自己的小鏡子,伸出小手在對方臉上比劃,互相介紹對方眼睛、鼻子、嘴巴等,畫好稿子後再互相比較。整個課程直至最後收稿都充滿著比賽的意味。印出成品時,孩子們會互換不同的自畫像整理成厚厚的同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