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確區分繪本教學與看圖說話。
繪本故事基本色彩比較豐富,故事性比較強,比較著重於通過故事講述生活中的道理。通過故事的豐富圖畫、簡單語句,培養孩子們一些生活中的習慣,從故事中體驗生活中的大道理,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很有意義。許多繪本的主旨都不一樣,主題不一樣,要陳述的也不一樣,有父母相處、生活中的科學等,各方麵都有涉及。看圖說話類似於小學生的作文,一般是嚐試讓孩子看圖表述自己的想法或者理解,主要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師範讀,引發幼兒興趣。
在進行繪本教學之前,教師應該通過手偶引發幼兒的興趣,之後進行閱讀。在教師閱讀之前要從讀本中提取主要人物、動物、物品等信息並製作成圖片。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通過誇張的語言、表情、動作,讓幼兒更好地深入閱讀,必要時,還可以做一些手偶調動情緒。還可以配上一些音樂,做好閱讀前準備。
(四)教師開放式提問,激發幼兒想象力。
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要多設計開放式問題。在繪本閱讀中,教學的提問要根據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幼兒大膽展開討論,運用他們自己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意願、思想。使幼兒學會多種疑問方式,從多種角度了解事物,讓幼兒敢說,不怕說錯,能讓幼兒多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也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五)通過故事表演,加深幼兒對繪本的理解。
在教師對幼兒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進行完閱讀之後,通過圖片及音樂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從而讓幼兒對故事內容加深印象,從中感受到快樂,喜歡上繪本教學。
參考文獻:
[1]心怡.繪本向我們迎麵走來[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8.5.
[2]曹英傑.繪本,讓數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J].考試周刊,2012(58).
[3]吳宇.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03-14.
[4]劉曉玲.淺談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N].天津教育報,2013-06-07.
[5]佚名.淺析選用幼兒文學作品的價值判斷.浙江學前教育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