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繪本教學的現狀及策略探析
幼教天地
作者:王曉娟 蔣金麗
摘 要: 繪本教學指的是教師利用繪本材料,用講故事的方式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繪本教學應用廣泛,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幼兒教師將繪本閱讀活動看成“看圖說話”,忽略繪本的真正內涵。應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選擇不同的繪本,並用聲情並茂的範讀引發幼兒對繪本的興趣,教師的提問方式要以開放式提問為主,讓幼兒大膽地想象。教師與幼兒一起動手製作繪本,鍛煉動手能力並提高幼兒對繪本的興趣。
關鍵詞: 幼兒 繪本教學 指導策略
一、幼兒園繪本教學概述
所謂繪本教學,指的是教師利用繪本材料,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許多技巧的運用,和對繪本的形象講解,讓學生主動參與聽故事和說故事。在教學設計中加入“說故事”活動的另外一個目的是,通過感受教師在說故事時候的投入與專注態度,學生會了解到說故事本身也是一種很有趣、很有價值的活動。如此一來,學生也會變得願意與他人人分享自己創作的故事和融入故事當中的真實生活經驗。
二、幼兒園繪本教學存在的現狀
(一)繪本選擇價值取向偏差
在選擇繪本時,很多教師受功利思想驅動,以教化為主要取向,把繪本作為說教的工具來使用,忽視了繪本本身的娛樂性和文學價值。這種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使孩子對書和故事失去興趣。在選擇繪本時,還存在注重外在形式,對內涵缺乏思考的價值取向偏差。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其價值取舍更多偏向認知,忽略其中的審美。
(二)將繪本教學與看圖說話混淆
大多數教師由於對繪本教學目標不明確,因此將繪本教學變成故事教學,如個別教師邊出示多媒體課件,邊講述圖意,然後提問故事內容。有些教師一張一張地出示多媒體課件,然後逐張進行提問,要求幼兒觀察後,用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將繪本教學變成看圖講述活動。
三、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指導策略
(一)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
為幼兒選擇繪本,首先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不同年齡段階段,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方麵有不同的特點,對閱讀的興趣和理解能力、認知能力也不同。適合學齡前兒童的繪本要有具體的故事情節,貼近孩子的生活,比如吃飯、睡覺、交朋友等,孩子與家長、老師之間的親情等。要注意文字盡可能簡短、易讀、上口。三歲幼兒對有情節起伏或有小小探險的繪本故事感興趣;四歲的幼兒想象力非常豐富,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有利於提高其想象力的繪本進行教學;五、六歲的幼兒,對周圍的觀察比較細膩,圖畫中最好有很多可以讓他觀察的內容,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