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是聯網汽車的終極目標
專欄
作者:老鬼阿定
汽車與信息技術、互聯網融合並不是件太新的事,融合的方向、目標和路徑其實已經呈現在世人麵前。汽車與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融合的產物,不會是一張與眾不同的網,而是造就不同以往的車。有人將其稱為汽車百年來最深刻的變革,因此“聯網汽車”更能準確反映融合的實質。
汽車作為交通工具,起步出門,無非選路、行駛、舒適、消遣四件事。在近十餘年的融合過程中,這四件事的用戶體驗均在不斷改善。隨著穀歌汽車獲批上路,融合的終極目標就是全自動駕駛。將來出門,設定好目的地之後,座椅空調自動調好,音頻視頻隨意播放,社交通信不停手,選路、駕駛全自動。
現在汽車的智能車載信息係統,接收各類傳感器信息,處理以後對汽部件進行操控。汽車聯網的一種方案是車載信息係統與智能手機以藍牙聯接後,通過手機上網;另一種是車載信息係統直接入網。
在聯網汽車上,座椅、後視鏡位置等數據存儲在雲端。不同的人開車,數據下載,座椅、後視鏡位置便可自動調整。乘客可以在車上收聽收看在線音視頻、收發郵件、上社交網。這些已在許多車上實現了。
寶馬最新的iDrive III係統有“互聯駕駛”功能。告知目的地,呼叫中心即通過互聯網發送詳細地址數據包。雲端通過多種渠道采集路況,每5分鍾自動更新一次。到達目的地後,係統將當前導航信息同步至手機,車主可根據“離車導航”的指示完成最後一段步行路線的導航。iDrive III還可將車主的駕駛風格和油耗水平與行程數據保存在iPhone上。車主可以比較每次駕駛的油耗水平,還可以將數據通過節能評級器與全球搭載“ MINI 互聯空間站”的車友在線上社區中進行分享。
奔馳最近宣布,2014款的S級轎車將搭載“智能駕駛”,可部分實現自動駕駛。大眾公司則宣布新款奧迪A8將配備“自動導航”。這類自動駕駛係統( ConnectedDrive Connect CDC) 彙集GPS、雷達、激光探測器、攝像頭等探測設備的數據,指示出車輛的位置以及周圍所有事物。當周圍事物都被偵測出來後,CDC係統控製車輛速度加減和方向。
CDC發現車輛正在一輛慢車後行駛,可以自主尋找一條安全開放線路,自動加速到130km/h並超車。CDC還能自動控製車輛在走走停停、移動緩慢的車流中平穩行駛。在緩慢行駛的道路上,CDC自動根據前車位置決定轉向和車道保持,自動探測行人並刹車。CDC還探測迎麵來車,偏離車道時自動阻止,並有困意探測和警報等功能。按照奔馳的說法,這類新車將首先實現在高速公路上和交通堵塞的路上全自動駕駛。
全球領先的汽車廠商將於2014年底推出第一批部分自動駕駛汽車;2020年前再量產高度智能化、半自動汽車,並且在2025年開始量產全自動化汽車。2020年左右,自動駕駛汽車能夠承擔駕駛員90%的工作,還能大幅減少交通事故。
然而,自動駕駛麵臨無數法律問題。比如汽車在自動駕駛時出現事故,由誰來為損失負責,是汽車擁有者還是汽車製造商呢?因此,奔馳的係統要求司機必須把一隻手放在方向盤上,隨時準備由自動改為手動。
戴姆勒CEO稱:“在十年之內,我必定能夠坐上一輛奔馳車,讓它自己從A地駕駛到B地,不過那時我們可能仍舊在與法律難題做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