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樹立多元智能的課程評價觀
“多元智能理論”強調評價應在課程實施的具體情景中進行。課程內容既是學生學習的媒介,又是教師和學生評估的工具,例如對學習所得“產品”進行過程化的評價和結果評價。這種淡化了課程和評價之間界限的評價,便於教師和學生雙方在動態的具體情景中“多元化”地評價自己和對方,也便於學生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將自己的智能強項與弱項加以比較,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自覺地改進智能弱項,發展智能強項。
4.多元智能在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一體化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1)注重言語訓練發展語言智力
在多元智能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多讓學生回答問題,問題並不一定都是專業知識方麵,可以從生活入手,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增加課堂氣氛,從而有目的、有意識地去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常和他們講一些畢業後找工作去麵試的情景,告訴他們語言表達能力是很重要的,有意識地去強化他們的語言智能,給每一個人施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平時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學生,更要重點關注,通過挖掘語言智能讓他們從中找到自信,體會到快樂。例如在做《照明電路的安裝和檢修》中,以合作小組的形式來開展活動,兩人一組,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同學負責操作,而語言智能強的同學則負責記錄出現的相關問題及解決措施等,再請他對本小組和相鄰小組其他同學的操作狀況進行評價,這樣對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有著很大的提高。
(2)利用學生音樂智能
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中很多的定義、原理較為抽象,僅憑一段文字是很難使學生對其有一個形象的了解的。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運用音樂——節奏智能,則可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理論形象化,能使學生產生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飛越,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靈活多樣恰到好處地運用音樂——節奏智能,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邏輯訓練增強數理智力
邏輯-數理智力主要指運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現為個體的人對事物因果關係的敏感,擅長推理,具備這種智力對於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推理、歸納總結,讓學生在感悟中增強邏輯運算能力。
(4)利用視覺發展空間智能
視覺—空間智能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能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麵,可以把學生帶入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從而使原本枯燥無味的公式、電路圖、原理變得富有吸引力。
例如在講解單片機的計數器內容時,如果隻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學生隻能從定義上了解,如何完成計數的及如何運用便不是很清楚,如果使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計數器的計數過程,這樣就可以將課本中不動的圖形變為移動的動畫,遵循了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循序漸進的思維過程,使其從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
(5)充分調動學生身體運動智能
由於學生參差不齊,教師應正確對待學生自身知識水平的差異和實踐能力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對教學形式的適應性是不同的,智能的表現與發展也有所不同,有的學生麵對複雜的理論知識很茫然,但另一方麵他的動手操作能力卻可以非常的強,我們應該用他動手操作能力強的智能優勢來帶動他學習理論知識弱的不足。
在平時的電子電工實驗、實訓中讓動手能力較低的學生熟練掌握電路的連接和元器件的識別;動手能力適中的學生則要求學會排查電路的故障,同時能夠熟練使用儀器儀表;讓能力較高的學生自己設計電路板,開展發明創造。對每次實驗、實訓操作標準規範、用時較少的學生,大力加以表揚,從而起到激勵競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