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曾作過北方陸軍部隊電報局接線生,史密斯的好友文尼爾上校是北軍格蘭特將軍的電報秘書。
摩根通過文尼爾、史密斯很容易而且準確地掌握了戰爭的情報。“新式武器”使摩根如虎添翼,受益匪淺。
不久,電報發揮了威力。
1862年10月28日,南方軍隊撤退僅幾分鍾,摩根就從史密斯的電報室中得到了消息。
過一會又一份電文傳來:“選舉後的11月5日,林肯總統決定由班塞特接替馬克利蘭將軍之職。”
克查姆大喜過望:“形勢大好!賣了!又可以撈一筆!”
摩根拋售黃金,又賺到一大筆錢。
後來摩根又收到皮鮑狄和父親的來電:“林肯總統和斯瓦特國務卿已通過駐英大使亞當斯向英國政府提出了最後通諜,要求停止為南軍供應炮艦。你要特別注意華爾街的動向!”
摩根收到電報後,令史密斯向華盛頓方麵查詢,密切注視華爾街的動向,史密斯又傳來新的情報:
林肯總統已下決心,如果英國繼續向南軍提供炮艦,那麼將與英國斷絕外交關係。
接著,父親再次發來電報:
“美國大使亞當斯奉命周旋,但更改先決條件的希望終於落空,美國政府隻好委托皮鮑狄公司於24小時內準備好價值100萬英磅的賠償費,用以賠償英國廠家的停工損失,這樣英國就不向南軍提供炮艦。”
摩根得此絕密消息興奮異常,拍案叫約:“此乃天賜我也!買進黃金。”
他立即大量買進黃金;次日皮鮑狄果斷地大量買進黃金,金價暴漲,摩根趁機抬價,又全部拋出黃金,他再度發了一筆橫財。
年青的投機家摩根,憑著天賦的精明、強幹,敢於冒險的精神,使他的商行在交易中一次次獲得成功。使他的資本不斷地豐厚起來。
摩根羽翼豐滿起來,為他在華爾街金融界大展宏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今後的歲月裏,摩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冒險家,經曆了艱難曲折和不懈的努力,一一擊敗強大的對手,在美國金融界獨霸一方,成為紐約華爾街第一號人物。
他以獨占鼇頭的哲學,經曆了冒險發跡,向大企業挑戰,創立新興投資銀行,大肆壟斷,以巨大的經濟實力,確立了美國經濟界的霸主地位。
1913年3月31日,摩根在去歐洲旅行途中病逝,享年76歲。
臨終前他說了一句“啊!我要爬山嘍!”溘然辭世。
這位奮鬥了一生的叱吒風雲的大金融家,他的一生都在“冒險”,不斷地向事業的高峰上登攀,他是位成功的“登山”者。
世界上沒有辦不到的事
他們要冒九死一生的危難去“打”天下,我們則更要衝破重重障礙與競爭,才可能建立偉大的事業。世上之事能否成功,全在你做或不做。想做,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不做,再簡單的事也無法完成。
我們常說某些金領有一股令人不敢抵擋的霸氣,他們對自己的決斷有過度的自信,並常提出異於流俗的見解。
換言之,金領有異於常人的眼光與做法,他們有先見之明的膽識。
其實先見之明並非隻限於有眼光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將其訴諸行動。
很多人看到了機會,卻不敢“逮住”它。
古人說:“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因此,即使善於作事前分析的諸葛亮,若是隻“看到”卻“做不到”,結果依然一事無成。
再者,先見之明並非毫無頭緒的瞎打亂撞,而是有計劃的去分析。
在美國,福特看到美金500元“平民T型車”的市場;台灣的王永慶先生則以長庚醫院進入醫療體係,以及他投資石化工業的做法,都是最好的實例。
路是有心人走出來的,事業是有膽識的人所建立的,而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也都是靠少數人巧心構思、大膽開創的。
因此可見,膽識正是成為金領不可或缺的要件。
金領那種白手起家的“闖業”精神,真是可敬可佩的。
試想,他們有的沒有耀眼的學曆,更缺乏豐富的專業知識,但他們卻憑著改變現狀的企圖心與慧眼獨具的識見,以其赤膊的雙手,衝破種種難關,不但奠立其豐功偉業的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今日的經濟繁榮。
很多人以為市場是調查出來的,而金領則認為市場是開發出來的。
曾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美國人奉命到非洲一個小國去推銷鞋子,當他到這個窮鄉僻壤的落後小國,經過短暫的停留與調查後,就拍一封電報回公司報告:
“經調查,當地土人沒有穿鞋的習慣,所以該國非我們推銷鞋子的市場所在。”
公司領導人還不死心,又派另一個人去了解市場。
不久,這人拍回的電報是:“由於該地土人還未被教導穿上鞋子,現在又未有競爭者先馳得此,因此這個新市場值得極力開發。”
新力公司總裁盛田昭夫當年開發隨身聽亦有同樣的經驗。
當初,他看到創辦人井深大手提笨重的錄音機和一副標準配備的耳機到他的辦公室,盛田昭夫看到他似乎不開心,就問到:“有何不如意?
井深大說:“我喜歡聽音樂,可是不希望吵到別人,但我又不能整天呆在音響旁邊,隻好提著錄音機走,可是這家夥實在太重了。”
盛田昭夫一聽,突然有個念頭閃過,一項偉大的產品——“隨身聽”的誕生就此萌芽了。
產品設計好後,公司竟然沒有人讚成,銷售部門更是擔心它不具備錄音功能會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