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冒險一點的精神(1)(1 / 3)

一個人與一個世界——摩根時代

摩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經曆了艱難曲折和不懈的努力,一一擊敗強大的對手,在美國金融界獨霸一方,成為紐約華爾街第一號人物。

臨終前他說了一句“啊!我要爬山嘍!”溘然辭世。

壟斷美國財政的華爾街大亨約翰·摩根是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美國的大金融家。

他是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摩根時代,做為紐約華爾街的第一號人物,美國經濟的霸主,他可以讓白宮甘拜下風,讓總統俯首稱臣。

摩根體係的影響無處不在,大恐慌前的摩根體係已擁有740億美元的總資本,相當於全美國所有企業資本的1/4。

它控製著全美國金融資本的33%,總值達到200億美元。

組織嚴密、結構龐大的“摩根體係”還有125億美元保險資本,占全美保險業的65%。

在全美國35家主力企業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

摩根控製了6.7萬裏的鐵路,而另外兩家鐵路加起來不過3.03萬裏,摩根占有絕對的優勢。

摩根在同盟的兩大銀行——國家城市和契約銀行共有510億美元的總資產。

他控製著全美的大部分鋼鐵、石油、製銅、製糖、通訊、汽車等工業。

超群的經濟實力使摩根榮登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從摩根公司走出去的167名董事,貫徹摩根發出的“華爾街指令”,具有左右美國經濟的能力。

當然摩根對美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19世紀末美國工商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摩根創立經濟霸業,是與他具有關於把握機會的能力分不開的,每當賺錢的機會出現時,他就能把握住機會,並敢於去冒險。

1857年,20歲的摩根從德國格遷根大學畢業,回到美國紐約,在頗有名氣的鄧肯商行任職。

一次摩根去古巴哈瓦那采購貨物,回來的途中,偶然遇到一次發財的機會。他冒險行事做成了一筆大買賣。

當時,他去哈瓦那一家商行采購海鮮,在新奧爾良碼頭,一位巴西船長主動與摩根搭話。

這位船長自我介紹:“我是這艘巴西船的船長,為一位美國百萬富翁運來一船咖啡,可是貨到了,那人卻破產了,這一船咖啡隻好在此拋錨……先生!您如果買,等於幫了我一個大忙,我情願半價出售。但有一條,須現金交易。”

摩根觀察了咖啡的成色,帶樣品到商行的客戶那兒推銷。

最後下決心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這船咖啡,並發電報給紐約的商行:“已買到一船議價咖啡。”

然而鄧肯回電卻是:“不準擅用公司名義,立即撤消交易!”

摩根十分氣憤,他沒有按鄧肯的命令去做,而是立刻發電報給在倫敦的父親吉諾斯·摩根。

父親支持他的做法,父親回電用自己倫敦公司的戶頭償還挪用鄧肯商行的貨款。

摩根聞訊非常高興。在巴西船長的介紹下,又買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就在他買下這批貨不久,正逢巴西因受高寒影響,咖啡生產大為減產,咖啡價格暴漲了2~3倍。

摩根很快出手,著實賺了一筆。

摩根成功地做成了這筆買賣,這是他初出茅廬的第一筆買賣。

父親對兒子的初戰告捷非常賞識,連連誇他“有出息!有出息!”並電告兒子:

“不必再和鄧肯共事!自己辦出一家公司來!無論多少資本有我在後麵撐著。不過出於禮貌,你應照會一下皮鮑狄公司在紐約的辦事處,皮鮑狄先生是會諒解的!”

望子成龍的父親對年青的摩根寄予極大的希望,他拿出了大部分資金為兒子成立了“摩根商行”。

摩根商行的對麵是曼哈頓島紐約證券交易所,這對摩根以後的事業發達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久在很有名望的皮鮑狄公司紐約分行負責人的極力推薦下,摩根在紐約交易所得到了一個席位。

一位名叫克查姆的小夥子拜訪摩根:

“有一樁黃金買賣,想不想幹!”

摩根和克查姆兩人非常投機,年齡相仿。

摩根感覺到這是一個可以共事的夥伴,這筆買賣一定有利可圖,忙說:“隻要能賺,為什麼不想?說說看!”

克查姆合盤托出了自己的計劃:“通過皮鮑狄公司和摩根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秘密買下四五百萬的黃金,然後,將買到的黃金的一半彙往倫敦的皮鮑狄,剩下一半你留著。一旦將皮鮑狄黃金彙款之事宣揚出去,而查理斯敦港的北軍又戰敗時,黃金價格肯定會暴漲。那時候,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拋售手中的黃金,豈有不大賺一筆之理!”

摩根聽後大喜,依計而行。

果不出所料,“黃金非漲價不可”的輿論到處傳開,出現了搶購黃金的風潮,金價猛漲。

摩根見時機已到,把手中黃金全部售出,在這次金價暴漲中賺到了一大筆錢。

年青的摩根在商戰的激烈角逐中,錘煉得更加成熟,更加老練,更加老謀深算。

美國南北戰爭的軍事情報對商行的勝敗也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南軍在戰爭中占上風,金價就會上漲;北軍占上風,金價就會下跌。

為了在黑市交易中發財,摩根敏銳的眼光注意到電報這種新式武器上。

克查姆對摩根的決策十分讚賞,常說:“真了不起,真有眼光!”

商行招聘了一位叫史密斯的青年,負責商行的電報通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