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機典範——麥當勞的奇跡
麥當勞兄弟沒能把麥當勞快餐連鎖店的龐大係統建立起來,這項任務隻好留給眼光遠大、有魄力的人了。
這個人就是克羅克。
今天,麥當勞快餐店已成了青少年喜愛光顧的地方。
這種自助快餐的飲食方式,在推出之初,絕非理所當然。
相反,它的出現,掀起了飲食服務業的革命,改變了美國以至全球的飲食習慣。
麥當勞兄弟發明了漢堡包式快餐,為他們帶來巨額利潤。
他們的事跡,是創造機會成為金領的一個典範。
他們有著強烈的尋機意識,對時代變化有敏銳的觸覺,借鑒相鄰行業,勇於革新,是典型的創機者。
以下參考《麥當勞:經營管理的奇跡》一書,扼要介紹他們創造機會的事跡,供讀者借鑒。
1930年,兩個年輕小夥子離開故鄉,到加州去尋找機會。
他們先開設戲院,但生意不太理想,然後加入當時新興的汽車餐廳業。
汽車餐廳是配合社會需要而創辦的一門生意。
30年代起,加州人愈來愈多地使用汽車代步。
有些餐廳看到這股潮流,便把餐廳改裝,顧客可駕車進內,在車上用餐。
幾年間,這類汽車餐廳像雨後春筍般湧現。
麥當勞兄弟選擇汽車餐廳迅速增長的階段,加入這個行業。
1937年兄弟兩人開設了一家汽車餐廳,生意很好,每年都有可觀的利潤。
但汽車餐廳愈開愈多,同業之間競爭劇烈,麥當勞兄弟發現問題,試圖改良。
汽車餐廳的顧客以年輕人為主,餐廳內充斥著年輕人,其他類型的顧客便被排斥門外。也由於顧客以青少年為主,餐具的破損和失竊情形嚴重。汽車服務員求過於供,難於聘請。
人力密集成了這個行業急欲解決的難題。
麥當勞兄弟又檢視餐廳的營業情況,試圖從中發現靈感,他們查核了過去三年的收據,發現大部分收入來自漢堡包。
他們預感到,把菜單減少,供應漢堡包、薯片和若幹飲品,將會是可行的做法。
此外,麥當勞兄弟感受到時代正在急劇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人的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講究速度、效率,飲食業也應追隨崇尚速度的潮流。
相鄰行業也給了兄弟二人靈感:超級市場和雜貨店已轉向自助形式,講究方便和快速,汽車餐廳也應朝這個方向改良。
經過多方計劃、研究,兄弟二人確立了改革的方向——追求速度、方便、廉價和大量生產。
他們建立一套在廚房裏運作的生產線係統,製訂嚴格的作業和程序;注重精細的分工,把預備食物的工作簡化,任何人都能很快操作熟練。
他們又刪減菜單,漢堡包預先配好拌菜和醬料。
種種措施,是為了既節省人手,又提高生產速度。
經過改良之後,麥當勞兄弟的餐廳,經營方式已和傳統餐廳截然不同。
兄弟二人對快速服務有一份執著,這份執著幫助他們掀起飲食服務業的一場革命。
經過改良的餐廳對小孩最具吸引力,也吸引到大人陪同小孩一起來,家庭顧客取代以往的青少年顧客。
營業額逐年攀升,很多人渴望模仿他們的經營方法,《美國餐廳雜誌》用封麵故事介紹他們的驕人成就。
改革的成功,為麥當勞兄弟帶來另一個機會——向個體連鎖店發展。許多人想購買他們的計劃和作業方式。
可惜,麥當勞兄弟變得保守起來,他們感到錢已賺夠了,很想安於現狀,不想再耗廢精力,去籌劃連鎖店的事務。
結果,他們沒能把麥當勞快餐連鎖店的龐大係統建立起來,這項任務隻好留給眼光遠大、有魄力的人了。
這個人就是克羅克。
他憑多年的經驗,銳利的眼光,看準快餐服務發展為全國連鎖店的巨大潛力,立刻抓住這個機會,放棄原來的工作,全身投入連鎖店的經營裏去,結果獲得巨大的成功,當人們談到麥當勞快餐店時,都以為他是創辦者,而幾乎忘記原來創辦人麥當勞兄弟。
克羅克擅於辨識機會,又能及時抓緊機會,並能大膽改革,投入全副精神,一手建立起麥當勞連鎖店體係。
現在,這個體係已擴展到世界各地,全球分店超過一萬家。
《麥當勞:經營管理的奇跡》一書,描述克羅克創辦連鎖店體係的經過,令人感動。
他的事業幾經起伏,到經營麥當勞快餐連鎖店時,已52歲了。
通常到了這個年紀,會追求安逸,不願再冒風險。克羅克的眼光、魄力、自信、熱忱,令他頭也不回就幹起創業的工作來。
克羅克的成功,再度證明,創造機會成為金領,是一段艱辛刻苦的曆程。
克羅克的機會出現在什麼地方呢?
麥當勞兄弟發明了漢堡包式快餐,充分配合當時美國人生活方式,為發展成全國連鎖店奠定了基礎。
他們嚐試過經營連鎖店,但未能取得什麼成績,這是他們保守的作風使然。
快餐連鎖店在他們的手上,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潛力,好比良駒落在普通的訓馬師手上,良駒的優點被埋沒了一樣。
快餐連鎖店的巨大潛力,終歸要充分釋放出來,而促成其事的便是克羅克。
當時數以百計的人對麥當勞兄弟的經營方式感興趣,而發展連鎖經營的機會卻落在克羅克身上,這是什麼緣故?
克羅克原本銷售奶酪機,和麥當勞兄弟一直有生意來往,但這不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