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籌)座談會
特別報道
作者:寬 和
金秋十月,和風習習,陽光燦爛,中國名家書畫院與靖邊縣書法家協會、靖邊團縣委聯合於2010年10月3日在陝北靖邊縣委會議室召開了“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籌)座談會”。
應邀出席座談會的嘉賓有中國名家書畫院院長、《收藏界》雜誌社社長高玉濤,文化部藝術評估鑒定專家、書畫家、中國名家書畫院執行院長劉亞諫,著名作家、收藏家、中國名家收藏委員會顧問、雲南大理州台辦主任高為華,陝西省民間博物館協會秘書長高玉書,榆林市統計局長張海強,榆林市著名企業家鄭登貴,靖邊縣政協主席、靖邊縣書協主席賀啟鵬,靖邊團縣委書記康璽東,靖邊團縣委少先隊工作委員會主任閆樹新,靖邊縣扶貧辦副主任苗長青,靖邊縣建設銀行辦公室主任郭小梅,詩人、珠海市政府幹部賈秀珍,雲南大理州學校教師範一萍等各界人士。
會議由中國名家書畫院院長高玉濤主持。他首先以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的話“鄉音最動聽,鄉情最動心”作為開場白。他認為陝北地區是舉世矚目的世界級能源基地,享有中國的“科威特”之美稱,她的經濟發展有多大空間,她的文化建設就有多麼廣闊。因為靖邊人傑地靈,無定河文化曆史悠久、豐富多彩,因為榆林臥虎藏龍、黃土地文化厚重大氣,充滿張力。李自成、劉誌丹、高崗、柳青、路遙等都是從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的蓋世英傑。他表示,中國名家書畫院是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直屬的全國性文化藝術機構,彙聚了社會各界廣泛的名家、大家人脈資源,創立並主辦了全國性名家書畫收藏界年度提名展、中國名家書畫年度最佳創作獎,編輯出版有《中國名家書畫》雜誌、中國名家書畫官方網及戰略合作機構中國名家收藏委員會和中國《收藏界》月刊等等,是發現、研究、賞析、解讀、評價、推出名家書畫和書畫名家最具活力最具創新最具推動力的機構。我們會將全國的名家書畫和書畫名家資源通過在榆林設立分院進行長期、穩定、廣泛的互動交流。
他指出,榆林分院何時成立,以及能否卓有成效地運行關鍵取決於在座的各位的有力支持,有關合作單位的具體執行。他認為任何文化藝術活動,一份策劃足也,九份執行力方能落到實處,產生效應。
會議始終在濃濃的鄉情鄉音的氣氛中展開,大家一一發言,獻計獻策,就分院地點設在榆林還是靖邊以及經費、場地、運作模式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當天下午,應靖邊書協賀啟鵬主席邀請,中國名家書畫院一行參觀了靖邊團縣委創辦的“青少年書畫培訓班”,並在現場進行了小型書畫筆會,適逢榆林市政協主席劉漢利、榆林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主任加建新、榆林市廣電局幹部張朝霞來靖邊度假,大家一邊欣賞劉亞諫、加建新先生即興創作的近十幅書畫作品,一邊就書畫品鑒與收藏進行了交流。
●賀啟鵬:靖邊縣之前是國家的定點扶貧縣,近年來發展飛速,已經擺脫了“貧困縣”的帽子,但是靖邊的發展還要持續,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顯得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書畫是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從古到今,中國人都愛書畫。中國名家書畫院計劃在榆林建立分院我感到非常高興,高社長是本地人,對當地的文化很了解,這更有利於打造當地的文化品牌,希望以後咱們多通過這樣的活動和平台多交流、多溝通。榆林現在有一個口號:打造文化大市,文化榆林。所以成立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是一件大好事,我們縣政協和縣書協非常歡迎和支持。
●張海強:從我這麼多年對高社長的了解,認為他是一個敢想、敢闖、能吃苦的人,把事業從靖邊幹到西安再到北京。他現在幹的這件事情是很有發展潛力的事,他不僅考慮全國,也考慮榆林,我認為這個選擇是對的。現在幹的這件事我有三個想法:一、敢於進取;二、敢挖冷門;三、敢攀高峰,不忘家鄉。辦雜誌、做文化產業,這個事對於我這個不太懂文化的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收藏這個事更難。高社長走出去之後還不忘回報家鄉,我認為很值得我和大家學習。在榆林辦分院我認為很有必要,也很支持。現在我們還正當年,所以再幹個二三十年還是精力充沛的,能得到各位領導以及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的支持,我認為這件事一定能辦好、辦大。在靖邊挖掘文化藝術研究,大有文章可做,榆林近年打造文化大市的戰略目標,創辦中國名家書畫院分院有利於推進這個目標的發展,領地比較寬。近年來國內外名流與地方結合起來在靖邊舉辦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反響很好。
●鄭登貴:我在縣級機關工作多年,對榆林的情況比較熟悉,陝北有書畫修養的人還真不少。以黨政領導為例,如靖邊籍的當過縣長、縣委書記及榆林市領導的劉浪、王亦群、許俊、劉振華等書法水平都很不錯。因此,《收藏界》想在榆林設立名家書畫院可以說不僅有經濟條件,還有文化基礎,你們有眼光,作為玉濤鄉友我當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