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長青:眾所周知,靖邊、神木、府穀、榆林這幾個縣,近幾年經濟增長十分顯著,文化活動也異常火爆,主要是年年都舉辦萬人廣場歌星演唱會。比如周傑倫等四大天王剛走,李宇春等歌後就悉數又來;韓磊、黎明等流行歌星尚未落音,宋祖英、關牧村等民族唱腔便又升起。凡是大眾熟悉的歌星幾乎都被請來過,而每次耗資都高達幾百萬元,難道這就是文化嗎?琴棋書畫是國粹,博大精深,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陝北,肯定有市場有前景。我受玉濤先生委托,一直為《收藏界》在榆林設立機構進行前期籌備工作,希望大家出人、出物、出力,全麵合作,實現雙贏。
●康璽東:隨著經濟的發展,榆林各縣的文化教育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就書畫創作活動而言,近幾年,有一批年輕書法新秀在全省和全國書展評比中連續獲得了幾個大獎,縣上不僅成立了書法家協會,我們團縣委直屬少年宮還常年舉辦書畫藝術講座及培訓活動。因此,在榆林設立中國名家書畫院分院適天時、占地利、得人和。具體講,我們靖邊團縣委會創造各種條件,積極支持和參與書畫院機構的建設。
●閆樹新:中國名家書畫院在靖邊設立機構,是對陝北文化發展的高度重視,是為陝北書畫人才走出去、闖世界提供了大舞台。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前途的大好事,雙手歡迎支持!
●劉亞諫:靖邊古時曾為大夏國的都城,現在以天然氣拉動經濟而進入中國百強縣。在這塊具有曆史淵源的地方,亦有深厚的文化基因,群眾性的書法活動頗有成效,在此設立中國名家書畫院分院,可以通過組織書畫家及收藏家在陝北的書畫界人士、企業界人士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從而使靖邊以及榆林的書畫創作、書畫收藏更上一個層次,並帶動文化事業更有品位地加速發展。
●高為華:盛世興收藏,收藏促創作。在祖國西北小城靖邊座談籌建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具有重要的意義。
籌建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將為榆林及周邊地區的文化名人提供一個展示自己才藝的舞台。中國書畫名家分為兩大類:書畫名人和名人書畫,書畫名人由於他的專業和所長就是書畫,所以,有自己的組織和機構,如各級書協、美協,還有各類書畫院。而名人、名家乃某一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家,他們往往孤軍作戰,鮮有自己的組織和機構,隻能慧心成自我,筆墨且自舞,孤芳自賞,鮮為人知。成立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為名人們提供了一塊陣地,一個舞台,讓他們把各自的藝術天才發揮出來,釋放出來,豈不是好事一樁?!
籌建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還將為收藏愛好者打開一扇收藏之窗。名家大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他們飽覽天下書,胸中滿經綸,常常寄文於書,寓情於畫;他們筆下的佳作,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收藏價值。收藏他們的作品,就是收藏藝術、收藏文化。
總之,籌建、成立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長遠的大好事。但再好的事也得有人來做,希望在座的領導、名家都來支持這件事。一是先要爭取有一塊場地;二是要爭取有一筆啟動資金;三是要有一個籌備組,一批熱心人。這樣,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榆林分院就能順利誕生了。我真誠地盼望這一天早日到來。謝謝大家!
●郭小梅:對老同學專程到家鄉策劃、組織的這一書畫藝術活動,我感到很高興。榆林經濟越來越發達,許多投資者已不滿足於買豪車,蓋大樓,經濟是基礎,附庸風雅無疑會成為時尚。由此可見,書畫藝術收藏在陝北一定有大市場。
●高玉書:榆林市是中華古文化、古藝術的發源地,遺存有大量的文化古跡和曆史遺存,是漢蒙及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結合地。近年來出土大量的秦漢時期的陶器、銅鏡、冷兵器、錢幣,說明榆林市具有悠久厚重的文化曆史。在書法和繪畫藝術方麵,榆林市的書法家和美術家創作了大量的書畫藝術作品,在業界聞名遐邇。
《收藏界》雜誌社近年來一直關注榆林市的文化藝術活動,2006年,在榆林市舉辦“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全國書法篆刻展”時,《收藏界》雜誌社作為支持單位予以全程報道;2008年榆林古玩城開業時,《收藏界》雜誌社派員專程予以祝賀;2008年靖邊縣成立書法協會時,《收藏界》雜誌社予以報道並贈送雜誌200冊。
中國名家書畫院榆林分院確定在榆林市成立,這對於發展榆林市的文化藝術事業,活躍城鄉人民群眾生活,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和昌盛,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希望榆林市文化藝術界、文物收藏界的仁人誌士共同參與書畫藝術活動,為提高榆林市社會各界人士的文化藝術素質,促進榆林市的雙文明建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