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觀泉
作者:唐曙光
“聖宋元寶”折二,青銅,背“福壽雙全”篆書。錢徑30毫米,厚1.4毫米,重6.1克。生坑綠鏽生根,開門見山之品。
此錢為筆者二十年前在收藏市場偶得,而今有些閑暇,對此錢的屬性又有所悟,故特撰拙文如下與天下泉友共賞。
“聖宋元寶”,《古泉彙考》有載:“此錢篆與行配,有小平錢折二錢……此錢鑄於建中靖國,史無明文。然建中靖國元年十一月改明年元。錢文既非年號……”
民國大泉家丁福保先生在論及“聖宋元寶”錢時,曾引用張可中先生的立論:“篆書結構尚佳,行書字體飛舞,絕類蘇髯手筆,其實乃徽宗禦筆也。”
宋徽宗趙佶,是宋哲宗趙煦之弟。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故去,向太後獨斷,立趙佶為帝。宋徽宗(公元1101-1125年)於建中靖國元年繼帝位。
從以上史料可知,“聖宋元寶”錢是產生在哲宗故去之後,趙佶建元之前,卻是趙佶繼帝位之後的非年號錢,而錢文就是這位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書畫家趙佶禦筆。
又查“福壽雙全”篆書四字見於錢文的近代拓片資料,與拙藏青銅錢上的篆書四字類比,雖有貌似之處,但細細品味,分解推敲,其文字風格及神韻總有生澀造做之感,應屬後仿。
拙藏“聖宋元寶·福壽雙全”的篆書四字大氣,運筆之功力古樸蒼勁。如“”字的古樸蒼勁之美,其餘“福壽雙”三字的運筆也是一揮而就,頗具大家風範,神功妙筆,可嗟可歎!其文字氣息正與趙佶的書法風格相吻合。
“聖宋元寶·福壽雙全”,依曆史背景推斷,可能是宋哲宗趙煦故去後,向太後獨斷,立趙佶為帝,趙佶為感恩向太後而特鑄的宮廷吉慶紀念貨幣。(責編:丁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