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魚藻圖罐
參照以上的對比方法,我們還可以將下麵幾個器物的圖畫排比出層次。圖5、圖15(日本梅澤紀念館藏)、圖16 (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館藏)、圖17(香港天民樓藏)、圖18(日本東京博物館藏)與圖2比較,圖5與圖2相當,應列於精致型的高品位。其他各圖則稍遜,應同列於一般型品位。圖19(菲律賓水域出水)構圖單調,形態板刻,用筆拘謹,料色平淡,屬次等品位。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元青花“魚藻圖”大致可分為精致、一般、次等三個不同等級的藝術品位。
四、元青花“魚藻圖”藝術探源
元青花“魚藻圖”一方麵遵循陶瓷裝飾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麵繪畫性手法又從宋元繪畫中吸收了豐富營養。北宋畫院十分重視寫生,畫師寫實能力強,形象準確,用筆細膩,講究法度。宋徽宗曾令畫師圖繪異卉珍禽對景寫生,因而畫院中許多畫家取得很大成就(元湯《畫》)。“圖畫院四方召試者,源源而來,有不合而去者。蓋一時所尚,專以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則謂之不合法度或無師承,故所作僅眾工事,不能工也”(宋鄧椿《畫繼》)。元代花鳥畫家陳琳、王淵、陳中等都受宋畫院畫風影響,嚴謹工致,細膩清新。陳中的水墨畫還變傳統的工整鉤勒法為勻淨的墨暈法,清初顧複評他“元代寫生第一”。宋元繪畫的寫實精神,形似、有法度的畫風對元青花“魚藻圖”設計繪製者很大的啟發。
元青花鱖、鯖的形態特征和畫風與宋劉《春溪魚藻圖》(圖20,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鱖魚、宋人畫《春溪水族圖》(圖21,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鯖魚十分相似。姚綬題宋劉《春溪魚藻圖》雲:“唐諸家無繪畫者,唯劉始擅其能,幾於破天荒矣。”“觀其草草舉筆,而一種遊泳自得之趣宛然若生,技進乎道者也。”傳為宋惠崇畫《秋浦雙鴛圖》(圖22,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畫《枯荷圖》(圖23,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兩圖上都用碎點表現枯敗蓮葉的自然特征。元末張中繼承了宋人此畫法。元青花“魚藻圖”上也采用了這種畫法,而且傘蓋狀的蓮葉(見圖6及圖24,元青花蓮池水禽圖罐,藏於英國劍橋費提茲威廉姆博物館),與張中《枯荷鴛鴦圖》(圖25,台北故宮藏)葉的造型和畫法十分相似。法國藝術史學家丹納舉出許多顯著的例子說明大藝術家不是孤立的,而隻是一個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中的傑出代表,他說:“在畫家方麵,盧本斯好象也是獨一無二的人物……但隻要到比利時去參觀根特、布魯塞爾、布魯日、盎凡爾斯各地的教堂,就發覺有整批的畫家才具都和盧本斯相仿”(《藝術哲學》)。雖然目前沒有資料足以證明“魚藻圖”的繪製者就是張中一群畫家中之一員,但是這種畫風的一些藝術特征已經反映在元青花裝飾畫上。
五、結 語
“魚藻圖”是研究元青花裝飾的重要圖畫,它以“密體”主體圖畫裝飾,布局與器物的造型協調統一,藝術特征突出了裝飾性與繪畫性的融合。
“魚藻圖”有高中下三個藝術層次,鑒賞元青花必須注意到三個層次的藝術品位問題,不是所有的景德鎮元青花彩繪(密體、疏體)圖畫(紋樣)都是精美的佳作。元青花與同時代的其他藝術門類息息相關。追尋元青花設計繪製者蹤影要追溯到繪畫領域,筆者認為高層次“魚藻圖”應是具有深厚繪畫功底的畫師參與其繪製工作,畫師在繪製裝飾畫時,也偶爾流露出純繪畫性的特征。認清他們的具體身份,還有待於日後深入研究。(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