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動的水中姿態。“魚藻圖”都沒有描繪水,但遊魚、花草都有在水波中遊動飄蕩之感。如圖2中鱖魚稍向上仰起,口張開,前雙鰭前劃後擺,有爭上遊之意;眼珠向左上方轉,正欲呼應前方同伴。左邊的魚從水草中翻身轉向,朝右而遊,前雙鰭左右張開迎上前來,圓睛俯視右下方鱖魚。又如圖9(湖南博物館藏)雙魚一高一低,一動一靜。靜者然不動,動者跳波戲藻。以上兩圖表現了群魚不知水麵風波的樂趣。另外,還通過刻畫魚體表麵微妙變化來表現鮮活的動態。如用斜網格畫鯖、鯽等鱗片,在尾部轉折處調整網格的大小疏密,表現了搖尾轉體的遊姿(見圖3)。同樣,幾種水草也是在自然生態基礎上概括變形,既有水中真實感,又有裝飾的條理和律動。
(三)用筆——細膩精致、靈活多變
元青花彩繪裝飾紋樣一般運筆勻速平穩,不疾不徐。但“魚藻圖”用筆特點是從裝飾性的大處著眼,繪畫性的細處落筆,既有紋樣式的勻速平穩,又有圖畫式的提按轉側。兩者結合趨於一致,遊絲牽線,細膩綿密。如圖2、圖7,兩鱖魚都是用鐵線描鉤勒形象的輪廓,用筆細勁,線條圓渾。如畫背鰭的尖刺,用稍有弧度的直線表現剛勁尖銳,近尾部的上下鰭,窄窄的麵上紋理線條有九條之多,平行排列,清晰可數。魚背料色濃鬱,逐漸向腹部變淡,腹下留白,再畫大塊花斑,最後密密的小碎點畫小花斑,用藏鋒直下,小點色深而圓。尾部紋理線上排列的花斑小點用偏鋒斜點而成。“魚藻圖”中鯿魚的細鱗片,用很細微的提按畫出似新月狀的小弧線,這種用筆變化與鱗片的弧度相協調。配景的用筆特征也一樣細膩而生動,如圖7上曲線形對生細絲的水草,主莖波浪形,波段由大漸小,有裝飾節奏;細絲隨波變化而疏密也變化,表現了水中柔軟飄浮的自然境況。
在“魚藻圖”上還有十分灑脫的繪畫性手法,如圖5用細碎點畫蓮葉的邊緣,表現秋後凋殘的自然之狀。與線條鉤勒形象的輪廓再填色,邊緣清晰、塊麵感強的裝飾畫畫法完全不同,這種用中國畫的寫意手法融彙到裝飾畫的畫法,也見於元青花“蓮池水禽圖”上。
(四)料色——塊麵清晰,濃淡有變
從整體觀察,“魚藻圖”上的各種形態都是由青花色塊表現出來的,細看又有用筆產生的料色變化。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洗染料色。洗染的形象有魚、花、葉、蓮房等。如魚的形態通過洗染表現出圓渾的立體感,雖然描繪得具體細膩,但在整體上仍視為一個濃淡有變的色塊。又如圖2上的一朵蓮花是一個輪廓清晰的色塊,富有裝飾性;每瓣花瓣邊緣留白再洗染濃淡,繪畫性的手法表現了花的自然美感。蓮葉也同樣兼有上述裝飾性與繪畫性特色,雖然色塊麵積大,但翻卷部分和葉莖留白染淡色分割了大色塊,化解了悶塞感。第二,塗抹色塊。飽含料色鋪毫平抹於輪廓內的時候,運筆自然不拘謹,又沒有太多筆觸重迭的痕跡。如上圖的圓形的浮萍,塗抹的料色明朗,塊麵色調清晰,而兩筆小部分的重迭筆痕料色稍濃些,正好表現了浮萍表麵微微下凹的色彩變化。長飄帶狀的水草是一筆塗抹而成,大都不重筆,條狀的塊麵清晰,色調清澄。
元青花的料色明豔濃麗,深厚的色料沉積泛黑,又有洇散外溢的特點。在兼有繪畫性的“魚藻圖”上,青料色洇散暈出輪廓線外,與墨色在生宣紙上洇散有相似之處。如鱖魚背部濃鬱的深青色有厚重感,水草洇散的青翠色有豐潤感,都構成青花圖畫上特別的水墨(料)韻味。
三、元青花“魚藻圖”的藝術品位
筆者收集的三十多件元青花盤、罐“魚藻圖”圖片資料的圖畫,均為精細型(“密體”)畫風,沒有描繪在小型器物上簡筆速畫(“疏體”)的畫風。與梅瓶、大罐的“人物故事圖”、“蓮池水禽圖”等裝飾風貌一致。精細型畫風中也有藝術品位高低之分。上文著重以圖2魚藻圖罐、圖7魚藻圖盤為典型代表,分析有代表性的“魚藻圖”藝術特色,兩例都屬元青花裝飾畫經典之作,處於元青花瓷中彩繪藝術的最高品位。以罐、盤分類比較“魚藻圖”的藝術水準,可以理析出與上兩圖相當和稍遜的不同層次。
(一)魚藻圖盤
圖10(伊朗國家博物館藏)與圖7 比較,彩繪工藝、魚與配景的造型、用筆和料色等都十分相似,體現出精美的裝飾特征,隻是前者構圖較豐滿,魚背部還刻有“春”字,同屬精致型的藝術品位。
筆者曾親睹圖7與圖11(香港天民樓藏)兩器物,印象深刻。一般地觀察此兩圖也大致相當,但必須注意到以下兩方麵的微妙差別:第一,整體的均衡性。兩圖都具備勻稱的青白對比,但圖11缺少豐富的變化,沒有畫曲線形對生短須水草穿插空間。第二,筆料的精致性。圖11背鰭尖刺向前彎,不如圖7向後彎勁挺有力度,圖11兩前鰭稍嫌刻板,腹部和尾部的輪廓線不如圖7圓勁。尾部直紋之間點長點似虛線,不如圖7修飾精美。另外腹部也沒有小點畫花斑,缺少大小花斑的對比變化。飄帶狀水草之間的空隙兩圖也有些差別。第三,筆料的韻味。兩圖都是在魚背腹抹青料洗染,之後,圖11采用稍濃青料畫不規則橢圓圓圈以示花斑。圖7是筆毫中含淡料再蘸濃料,然後鋪毫用筆觸畫塊狀花斑,料色呈現濃淡變化、深淺交融,有生動的畫意。圖11料色較平,缺少濃淡層次。圖7料濃處沉鬱,淡處明快,淡料線描曲線形對生短須小草產生淡淡的波浪形色塊效果,在深青色規矩的條狀水草中起伏穿梭極富美感。通過以上三個方麵對比,圖11與圖7之間有一個層次的差別,圖11應屬一般型的藝術品位。圖12(美國費瑞爾藝術館藏)、圖13(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館藏)與圖11的各方麵大致相似,同屬一般型藝術品位。描繪鯿、鯽等畫麵的以圖14最精致,與圖7相當屬高品位。另外圖8、圖9配景各有變化,亦屬高品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