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收藏:讓生活更美好(1 / 3)

藏界視點

作者:高 功

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剛剛落下帷幕,2010年11月5日至6日,第二屆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在上海市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台、港、澳地區的著名華人收藏家洪三雄、冼程萬、廖炳輝、王定乾、張五常、陳君、丁紹光、陳東升、曹興誠、何家良、Patricia P.tang、張宗憲、對中如雲、馬自樹、王少方、李大鳴、王薇、葛師科、楊伯達、陸芳耕、張臨生、黃惠英、戴誌康以及全國各地的收藏家及收藏愛好者,大約有800多人出席了這次盛會。

2010年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主辦,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會議以“傳承文明,保護遺產,促進交流,怡養情致”為宗旨;會議議題是總結交流收藏經驗和心得,傳播中華文明,促進收藏家的交流和友誼,從而提升收藏家的素養和收藏水平。

今年以來,大會主辦方認真召開谘詢會,聽取專家和收藏家意見,就主題的確定展開了認真的討論。大家一致談到,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收藏起了功不可沒的曆史作用,應該給予肯定和總結。同時,時代的巨大變遷也使收藏麵臨著新變化和新情況,需要加以探討和研究。為此,確定今年的大會主題為“收藏:曆史傳承與時代創新”,旨在總結曆史上收藏的經驗和理念,又有助於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思路、新對策,大會主題充分體現了過去與未來的相互關係。

大會始終洋溢著歡樂和愉快的氣氛。來自海內外的華人收藏家歡聚一堂,交流自己的收藏經驗和體會;探討在新時期收藏活動中所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展示和鑒賞精美的收藏品。“快樂收藏,收藏快樂”,收藏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成功舉辦,無可爭議地詮釋了這一理念。

藏家雅集

11月5日上午九點大會正式開幕,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東致開幕詞。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閻振堂、曹興誠、陳東升、何家良、張宗憲、對中如雲、李大鳴、葛師科、楊伯達、張臨生等20多位嘉賓做了內容豐富的精彩演講。台灣著名青銅器收藏家曹興誠先生從藝術與美學的角度審視和看待古董收藏品,他認為無論是古代藝術品,還是近現代的國內外藝術品,隻有在藝術性上達到三個層次的和諧,具有現代美學的特征,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古董藝術品。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陳東升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文物藝術品市場》的演講,他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和看待當前的藝術品市場,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消費結構的變化,使一個龐大的中等收入階層和高端消費群體日益形成,文化消費已經成為新的潮流,這就為文化藝術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因此,收藏品“億元時代”的到來一點都不奇怪,價格不存在“泡沫”或“虛高”,藝術品市場總的發展趨勢是正常的。

主題演講的最後,大會安排了兩場主持人和收藏家對話會,由香港亞視節目主持人王明青、上海電視節目主持人今波和收藏家李大鳴、楊伯達、葛師科、陸芳耕、張臨生等八位收藏家現場對話,就這次會議的主題及收藏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麵對麵的討論。

在對話中,香港知名古陶瓷收藏家李大鳴告戒收藏愛好者,收藏古董藝術品一定要有精品意識,不能遇到東西就收。收藏古董藝術品的原則第一是精品,第二是精品,第三還是精品,隻有這樣才能收藏到好東西,成為一個真正的收藏家。當出生於1912年的百歲老人台灣收藏家陸芳耕先生走上大會主席台時,會場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陸先生在與主持人對話中笑言,他之所以能健康地走過一個世紀,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得益於收藏。收藏充實了他的生活,豐富了人生;收藏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怡情養性,還可以延長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