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護腸內的有益菌
健康與養生
你是否知道,在你體內所有的細胞中,隻有不到10%的細胞是屬於你自己的,而其他90%以上的細胞都是屬於微生物的。
微生物的曆史遠遠超過人類的曆史。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微生物就已充斥整個地球。人類誕生後便一直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而且體內也生存著極多的微生物。大部分微生物都是對人類有益的,有些微生物甚至已經和人類融為一體。醫學家戲稱,人體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會走路的群體。人在剛剛出生時體內是沒有微生物的,但在隨後的幾個小時內微生物會隨著呼吸和母乳進入人體內。人腸道中的微生物數量最多,超過了100萬億個(約為人體自身細胞總數的10倍),其總重量超過了1公斤。人腸道內的有益菌具有合成營養成分、消炎、抗氧化、提高人體免疫力、降解食物中亞硝胺等致癌物質、預防癌症的作用。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腸道中雙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數量十分稀少,但長壽老人腸道中有益菌的數量卻和年輕人相仿。這說明,人體腸道內的有益菌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與有益菌相反,人體內的有害菌可產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癌物,誘發老年癡呆、肥胖、癌症等病症。研究表明,人的飲食結構是決定其腸道菌群組成結構最重要的因素。那麼,人們如何調整飲食結構才能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的生長,抑製有害菌的繁殖呢?對此,上海係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常務理事趙立平教授提出了以下4個可保護人體內有益菌、清除人體內有害菌的建議:
1.吃“全”。全糧是指全天然完整的穀類食物、豆類食物、堅果的籽粒和果仁,包括蕎麥、黑米、紅豆等。全糧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具有抑製有害菌生長,促進有益菌繁殖的作用。趙教授吃全糧的方法是:將穀類食物和豆類食物按照3:1到2: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用清水浸泡一夜後放入蒸籠裏蒸10~20分鍾,分成小份,凍在冰箱的冷凍箱裏。在食用時,可將這種全糧食品加熱2~3分鍾後直接吃,或用雞蛋、菜丁炒一下或與枸杞、紅棗、核桃熬成粥吃。趙教授說,在製作這種全糧粥時,不能把穀豆熬成黏糊糊的,否則食用後會使血糖驟升。雞蛋炒小米也是趙教授一家人最喜歡吃的全穀類食物,其製法是:取小米適量,雞蛋一枚,橄欖油少許。將小米和適量的清水一起入鍋用大火煮沸(不能煮得太軟,一開鍋就要撈出來),濾去水分,放在蒸籠裏蒸熟。將雞蛋去殼,入鍋用橄欖油翻炒一下,倒入蒸好的小米炒至米粒呈金黃色即成。雞蛋炒小米不僅富含營養,而且外觀油光發亮,噴著香氣,非常受兒童的喜愛。
2.吃“涼”。研究發現,日本人和韓國人等常吃涼食的民族,其體重往往控製得較好。這是怎麼回事呢?趙教授指出,人們若將富含澱粉的食物(尤其是大米)煮熟後趁熱食用,會使血糖快速地升高。而煮熟的澱粉類食物在變涼後,其所含的澱粉會發生結晶,變成不易被消化、可在腸道內發酵、有利於有益菌生長繁殖的“抗性澱粉”。人體在攝入抗性澱粉後,不僅不會發生高血糖,而且可顯著地改善腸道環境,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的生長。因此,人們在蒸煮大米時應先用水將其煮熟,待其快開花時撈出來放到籠屜裏蒸熟,然後放到冰箱裏密封冷藏一下。在食用時,可將大米從冰箱取出,加熱至50~60攝氏度後再吃,以保持大米所含抗性澱粉的比例。蕎麥裏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澱粉,是一種可改善腸道環境的食物,其製法是:取蕎麥粒、原味酸奶各適量。將蕎麥粒洗淨,與適量的清水一起入鍋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20分鍾,取出放涼,調入原味酸奶即成。
3.吃“苦”。研究發現,苦瓜等苦味食物對人體內的致病菌,尤其是條件致病菌具有較好的抑製作用。中醫認為,苦瓜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人們常吃一些苦瓜可減少體內致病菌的含量,促進體內益生菌的繁殖。苦瓜的健康吃法是:將一顆苦瓜去瓤,洗淨,切碎。用攪拌機將苦瓜塊與酸奶一起打成漿液,空腹飲用。如果覺得這種苦瓜汁太苦,難以下咽,也可將苦瓜切成薄片,放在冰箱裏冰鎮後食用。除了苦瓜以外,苦丁、蓮心及苦味的柚子等苦味食物也具有促進人體內有益菌繁殖的作用。
4.吃“少”。為了保護體內的益生菌,人們應減少進食量,並應少吃高脂肪食物。這是因為,人體若長期攝入大量的營養物質,會顯著促進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長,改變腸道的菌群結構,減少甚至消滅腸道內的有益菌。人們每次進餐應以吃7分飽為宜,不要吃到撐得胃脹的地步。在人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高纖維素食物應占60%以上,新鮮蔬菜應占到30%,葷腥類食物應少於10%。
趙教授指出,人們隻有長期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其腸道內才能形成健康的菌群結構。人的消化係統功能若得到改善,其身材、麵色都會變得更好,體力也會越來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