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食療方可治療肝癌
疾病防治
作者:常越
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醫認為,此病屬於“積聚”、“癥瘕”、“黃疸”、“臌脹”、“脅痛”及“肝積”等範疇。肝癌患者若能針對自己的病情選用一些食療方進行調治,可減輕肝髒的負擔,改善臨床症狀,減少並發症的發生。下麵就介紹一下中醫治療肝癌的5種食療方:
一、水蛇薏苡仁粥
原料:水蛇肉(或其他蛇肉)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
製用法:將剝皮去骨的水蛇肉切成肉絲。將薏苡仁、粳米洗淨,與水蛇肉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熬煮至爛熟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適合有腹脹納呆、口幹口苦、目黃身黃、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肝膽濕熱症狀的肝癌患者服用。
注意事項:此方偏於清利,凡有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舌淡、苔白潤、脈沉細等虛寒症狀的患者應忌用此方。
二、冬蟲夏草淮杞燉鱉
原料:鱉500克,冬蟲夏草6克,淮山藥30克,枸杞子6克,生薑3片。
製用法:將鱉用開水燙死,去除腸雜,斬成碎塊。將冬蟲夏草、淮山藥、枸杞子洗淨,與鱉肉塊、生薑片一起放入燉盅內加適量的開水用小火隔水燉2個小時即成,可隨意服用。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補腎、滋陰養血的功效,適合有形體消瘦、脅痛隱隱、口幹津少、食欲不振、體倦乏力、腰酸腿軟、舌質嫩紅、苔少、脈細等肝腎陰虛症狀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服用。
注意事項:此方偏於滋補,凡有口苦咽痛、麵紅目赤、心煩易怒、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內盛症狀的患者應慎用此方。外感寒熱未愈者應忌用此方。脾胃虛弱、痰濕內盛者不宜多服此方。
三、西洋參淮山燉鴨
原料:鴨肉250克,西洋參12克,淮山藥30克,紅棗5枚,生薑2片。
製用法:將鴨肉洗淨,斬成碎塊。將西洋參洗淨,切成薄片。將淮山藥、紅棗洗淨,與鴨肉塊、西洋參片、生薑片一起放入燉盅內加適量的開水用小火隔水燉2個小時即成,可隨意服用。
功效:此方具有益氣養陰、健脾養胃的功效,適合有形體消瘦、體倦乏力、食欲不振、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等脾胃氣虛症狀的肝癌患者服用。
注意事項:感冒發熱者不宜服用此方。
四、參芪兔肉湯
原料:兔肉250克,黨參30克,黃芪20克,淮山藥20克,紅棗5枚。
製用法:將兔肉洗淨,斬成碎塊。將黨參、黃芪、淮山藥、紅棗洗淨,與兔肉塊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2個小時即成,可隨意服用。
功效:此方具有補氣健脾、益陰養胃的功效,適合有形體消瘦、體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舌質淡、脈細等脾胃氣虛症狀的肝癌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