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治癌40年的驚奇發現(1 / 1)

治癌40年的驚奇發現

疾病防治

作者:湯釗猷

我從事癌症的臨床治療與研究40餘年,看到過一些十分奇怪的現象。例如,有些肝癌患者的病情相仿,而且都進行了小肝癌切除手術及全身化療,但其最終的結局卻差別很大。

30年前,我曾接診過一位肝癌患者,他在進行手術治療後不久其兩肺就出現了廣泛性的癌細胞轉移。從他的胸片上看,其肺內的轉移灶如同“滿天星”。在那時,肝癌患者若出現了廣泛肺轉移是沒辦法繼續治療的。因此,我隻給他用了小劑量的化療藥物(每隔一天注射250毫克的氟尿嘧啶),以示安慰。半年後,這位患者來醫院複診,看起來紅光滿麵。我非常吃驚,便讓他再進行一次胸部透視。放射科醫生為他進行胸部透視後對我說:“患者的肺部沒有事。”我很疑惑,便問這位患者:“你用過什麼藥?”他說:“我除了每隔一天進行一次化療以外,什麼藥都沒用過。”我又問他:“這半年來,你的生活有什麼變化?”他說:“我每天騎車到郊外遊玩3個小時,每周吃一隻老母雞。我感覺自己的精神狀態很好,每天心情都不錯。”可見,癌症患者全身狀況的好壞會對其治療效果和預後產生很大的影響。

無獨有偶。2010年5月,一位女患者來我的門診複診。4年前,她因患肝癌而進行了肝葉切除手術。術後沒多久,她就發生了癌細胞肺轉移,於是再次進行手術治療,切除了轉移的癌組織。之後,我建議她使用幹擾素進行治療,並堅持每天遊泳。如今,她每次來我處複診時,都顯得臉色紅潤,精神很好,其各項檢查結果均正常,病情始終未複發。她告訴我說,她一直使用幹擾素進行治療,而且每天都堅持遊泳,這4年來從未中斷過。

像這樣病情很重,但在進行手術治療後取得理想療效的肝癌患者,在我這裏至少已有6人。經過長期的隨訪觀察,我發現他們都有心態良好、堅持鍛煉的特點,其身體情況都較好。我不禁想到,遊泳能否作為醫生的“處方”來開呢?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堅持遊泳至少可以讓他們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個“正常人”,這樣會促進其病情的康複。我從60歲起就堅持遊泳,現在我雖年過80,但仍堅持每隔一天遊一次泳,每次遊30分鍾(約遊500米)。我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很好,思維也很清晰。我想,適度的遊泳可能有提高人免疫係統和內分泌係統功能的作用。

我在接診年齡較大,不會遊泳的癌症患者時,常會勸他們每天自己去買菜。這是因為,買菜比散步的健身效果更好。我常對癌症患者說:“你每天要吃5種蔬菜,紅的、黃的、綠的、黑的、白的都要吃。你要自己到附近的菜市場去買菜,這樣既能散步,又很有成就感。回到家後,你如果覺得不太累,還可將菜清洗一下。洗菜是很好的‘休息’方式,比躺在床上休息的效果更好。”

癌症患者的家屬常有一些認識誤區,他們總希望能多照顧患者,讓患者多休息。他們總想給患者多吃些葷菜,以為這樣會使其營養狀況好一些。他們總想給患者買許多“補品”,以為患者吃了這些補品其病情就能盡快康複。殊不知,腫瘤患者被照顧得過於周到時,其病情常常會加重。這是因為,一方麵別人把他們當成了重病患者,會使其灰心喪氣。另一方麵,別人照顧的多,他們活動的機會就減少了,胃口和睡眠質量也會跟著變差,其機體的免疫力也會下降。另外,他們在吃了大量的補品後,其消化係統承受的負擔會明顯加重,其病情康複的速度也會減慢。可見,讓癌症患者做一個普通人,讓他去完成屬於自己的那份勞動,才能幫助他更好地控製病情,戰勝病魔。

編輯/趙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