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演講中妙趣橫生,才能“抓住”聽眾(1)(3 / 3)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篇著名的演講:

“副總統先生、議長先生、參眾兩院各位議員: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日本帝國海軍空軍部隊突然蓄謀的進攻。

合眾國當時同該國處於和平狀態,而且根據日本的請求,當時仍在同該國政府和該國天皇進行著對話,對於維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實際上,就在日本空軍中隊已經開始轟炸美國瓦湖島之後一小時,日本駐合眾國大使及其領事還向我們的國務卿提交了對美國近日對日方的致函的正式答複。雖然複函聲言繼續進行外交談判已無意義,它並未包含有關戰爭或武力進攻的威脅或暗示。

應該記錄在案的是:由於夏威夷同日本的距離,這次進攻顯然是許多天乃至若幹星期以前就已蓄謀進行了策劃的。在策劃的過程之中,日本政府通過虛偽的聲言和表示希望維係和平而蓄意對合眾國進行了欺騙。

昨天對夏威夷群島的進攻,給美國海陸軍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我很遺憾地告訴各位,很多美國人喪失了生命。此外,據報道,美國船隻在舊金山和火奴魯島之間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魚雷襲擊。”

演講的前半部分羅斯福重點強調了美軍遭到了日本的突然襲擊,而且這次襲擊是蓄謀已久的,給美國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以此激發民眾對日軍這種法西斯行為的憤慨。演講的下半部分更富藝術性:“昨天,日本政府已發動了對馬來西亞的進攻。

昨夜,日本軍隊進攻了香港。

昨夜,日本軍隊進攻了關島。

昨夜,日本軍隊進攻了菲律賓群島。

昨夜,日本人進攻了威克島。

今晨,日本人進攻了中途島。”

一連串短促有力的短句,凸顯出日本軍隊咄咄逼人的氣勢,使聽眾不由地產生一種危機感:美國必須製止日本人的這種侵略行為。

接著,羅斯福又講到:

“因此,日本在整個太平洋區域采取了突然的攻襲。昨天和今天的事實不言而明。合眾國的人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並且十分清楚這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安全和生存的本身。

作為陸海軍總司令,我已指示,為了我們的國家采取一切措施。

但是,我們整個國家都將記住這次預謀的入侵。美國人民以自己的正義力量,一定要贏得絕對勝利。

我現在斷言,我們不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來保衛我們自己,我們還將確保這種形式的背信棄義永遠不會再危及我們。我這樣說,相信是表達了國會和人民的意誌。

敵對行動已經存在,毋庸諱言,我國人民我國領土和我國利益處於嚴重危險之中。

信賴我們的武裝軍隊——依靠我國人民的堅定決心,我們將取得必然的勝利——上帝助我!

我向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怯懦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帝國之間已經處於戰爭狀態。”在演講的最後,羅斯福號召全國人民相信政府,支持他們的軍隊同日本人鬥爭到底,同時羅斯福表達了必勝的信念。

在整個演講過程中,羅斯福始終圍繞著日本軍隊的卑鄙無恥和美國人民的無辜,以此激發美國民眾對日本法西斯行為的痛恨。最後再向民眾號召同日本人鬥爭到底,由於前麵的鋪墊和過渡,自然會得到聽眾的認可。

整篇演講沒有慷慨激烈的言辭,隻是用確鑿的事實,冷靜的分析,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信念。從而使聽眾做出正確的,有力的決斷。一詠三歎震撼心靈

一詠三歎能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演講者以情動人,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會讓聽眾置身其中難以自拔。但這種真情實感不能是故作姿態,逢場作戲,必須是演講者本人的真實感受。

美國的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英雄麥克阿瑟不僅是一位叱吒風雲的軍事統帥,而且也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講家。

“韓戰”初期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家”橫掃朝鮮半島,銳不可擋,甚至放出了“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的狂言。當他遇上誌願軍後卻一敗塗地,最終顏麵掃地地返回了美國。

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美國人民夾道歡迎他們心目中的二戰英雄,幾乎是萬人空巷。看著群情振奮的熱烈場麵,麥克阿瑟也不禁為之動容,他發表了如下的講話:

“我就要結束我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了。

當在本世紀開始參加陸軍時,我童年時代的全部希望和夢想便開始一步步實現了。自從我進入西點軍校並進行虔誠的宣誓以來,世界已經幾度天翻地覆,希望和夢想從那以後就已經泯滅了。

但我仍然記得那時軍營中最流行的一首歌,歌中唱道:

‘老兵們永遠不會死,他們隻是慢慢地消逝。’像這首歌中的老兵一樣,我現在結束了我的軍事生涯,開始消逝。但我可以大聲地說:‘我是一名在上帝聖明的指引下盡心盡職的老兵,朋友們,再見了。’”

一段感人至深的心靈獨白,讓全場的人為之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