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求人辦事,說話要到位(2)(2 / 3)

在場的人聽了董事長的陳述不禁嘩然:“咦!董事長該沒有說錯吧?誰願意以購買一流產品的價格來買二流的產品呢?那當然應該以二流產品的價格交易才對啊!你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難道……”大家都以懷疑和莫名其妙的眼光看著董事長。

“那麼,請你把理由說出來給我們聽聽吧!”代理商們都想知道謎底。“大家知道,目前製造燈泡行業中可以稱得上第一流的,全國隻有一家。因此,他們算是壟斷了整個市場,即使他們任意抬高價格,大家也仍然要去購買,是不是?如果有同樣優良的產品,但價格便宜一些話,對大家不是種福音嗎?否則,你們仍然不得不按廠商開出來的價格去購買。”經過董事長這麼一說,大家似乎明白了一些,然後,董事長接著說:“就拳擊比賽來說吧!不可否認,拳王阿裏的實力誰也不能忽視。但是,如果沒有人和他對抗的話,這場拳擊賽就沒辦法成立了。因此,必須要有個實力相當、身手不凡的對手來和阿裏打擂台,這樣的拳擊才精彩,不是嗎?現在,燈泡製造業中就好比隻有阿裏一個人,因此,你們對燈泡業是不會發生任何興趣的,同時也賺不了多少錢。如果這個時候多出現一位對手的話,就有了互相競爭的機會。換句話說,把優良的新產品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各位,大家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利潤!”

“董事長,你說得不錯,可是,目前並沒有另外一位阿裏呀!”

董事長認為攤牌的時間已經到了。他接著話題繼續說道:“我想,另外一位阿裏就由我來充當好了。為什麼目前本公司隻能製造二流的燈泡呢?你們知道嗎?這是因為本公司獎金不足,所以無法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如果各位肯幫忙,以一流的產品價格來購買本公司二流的產品,這樣我就可以籌集到一筆資金,把這筆資金用於技術更新或改造。相信不久的將來,本公司一定可以製造出優良的產品。這樣一來,燈泡製造業等於出現了兩個阿裏,在彼此的大力競爭之下,毫無疑問,產品質量必然會提高,價格也會降低,到了那個時候,我一定好好地謝謝各位。此刻,我隻希望你們能夠幫助我扮演‘阿裏的對手’這個角色。但願你們能不斷地支持、幫助本公司渡過難關。因此,我要求各位能以一流產品的價格,來購買本公司的二流產品!”

話音剛落,一陣熱烈的掌聲掩蓋了嘈雜聲。董事長的發言產生了極大的回響,收到了很好的談判效果。代理商們表示:“以前也有一些人來過這兒,不過從來沒有人說過這些話。我們很了解你目前的處境,所以,希望你能趕快成為另一個阿裏。”為了另一個阿裏的產品,代理商們不僅擴大訂單,而且願意出一流產品的價格購買。會談以董事長的極大成功而告結束。

就這樣,僅憑一紙誘人的計劃便吸來百萬投資。手法可謂高矣。

借別人的口問自己的事

有些問題不得不問,但又不好自己直接開口問,這時必須借口問,借誰的口,如何借,就是問題的難點所在。

1.借親朋好友的口來問

大數學家陳景潤當年和愛人相互心有戚戚焉,又都說不出口。終於有一天,羞澀卻絕頂聰明的陳先生給對方看了一封他父親的來信。信中提到:“我知道你和她戀愛很久了,你們什麼時候結婚呢?”身邊的“她”當然明白了,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陳景潤巧借父親的口問出了自己心中的問題,這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用到。比如,小王談了幾年戀愛,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向性格內向的女友求婚。一天,機會來了,兩人一起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回來的路上,小王說:“那個新娘真會說話,她問我們什麼時候請他們喝喜酒。”沒過多久女友變成了新娘。過了幾年,小王想要一個孩子,他又借用了嶽母大人的話:“你媽真是心急,整天盼著我們什麼時候讓她抱抱外孫呢!”這一回,他又“得逞”了。借親朋好友的口來問話,最好用於內容傾向比較好的話題,比如上麵提到的結婚、生子。這樣,於情於理都讓對方比較好接受。

2.借上級的口來問

生活中有些乖張的人,隻有上級才能鎮得住。以自己的名義向他提要求,沒準碰一鼻子灰,這時最好借上級的口來問。

比如,出於工作需要,你要去問張處長的工作進度。而他正好是一個欺軟怕硬、專看上級臉色行事的人。你不妨這樣問:“張處長,劉局長讓我來問問,你們處的工作報告寫好了沒有。”這樣一問,迫使他不得不以認真的態度來回答問題,而你自己又不會被他壓住了氣勢,因為你的身份已經轉換為“傳話者”而非“辦事者”,縱使他心裏不情願,鑒於領導的壓力,也不敢怎麼樣。雖然借上級的口來問話,比如“組織上對這個問題很重視”、“某某領導一直很關心這個問題”等,聽上去官腔十足,但關鍵時刻,卻是對付某些人的殺手鐧。

3.借不相關人的口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