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說話有講究,處世有學問(7)(2 / 3)

比如你的上司怒氣衝天地說:“你當自己是誰?有啥了不起的!”你可以回答:“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我為自己的不出色感到羞愧!”一來表示了自我檢討的態度,二來還恭維了對方。

又如,“你怎麼這個都不會,真沒用!”

你可以說:“請原諒,我的健忘症很嚴重,學過的又還給老師了。”再如,“你這樣子,遲早會出事的!”

你可以禮貌地接受他的警告:“哦,你說得有理。我會注意的。”

化幹戈為玉帛的勸架

當別人吵架的時候。氣氛本身就劍拔弩張得讓人緊張,勸架的人摻和進去,話說得不好的話,反而會讓氣氛更緊張。

1.婉轉批評

一對年輕夫婦在吵架。那男的大聲指責妻子“沒知識,跑到大馬路上當眾出醜”,一連串粗話,越罵越凶,妻子越哭越傷心。旁邊人勸說但根本不起作用。這時有位老人上前拍拍那男的肩膀說:“你戴了副眼鏡,像個知識分子。你有知識,就不要悶在肚裏,要拿出來用……”

老人把“用”字拖長,講得很響。那男的聽了一愣,不罵了,定神聽老人講話。老人略頓了一下,接著又說:“你要用你的知識來說服你妻子嘛!如果你隻會跺腳,隻會罵,不也變得沒知識了嗎?還是找個地方,冷靜下來,好好勸勸她吧!”

幾句話,說到了要害。那男的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變得不那麼凶了。老人又去勸那女的:

“有話好好說麼!找組織,找親友,都好講麼!心裏有什麼委屈都講出來,不要悶頭哭!汽車不能撞,大卡車可是個大力士,你一個人怎麼能撞得過它呢?”

這時眾人大笑,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

吵架的這對夫妻都有不對的地方,又不肯認識到自己的錯,才越吵越厲害。老人則分別指出了雙方的不對,但批評得非常委婉,語氣和緩,措辭恰當,夫妻雙方都接受了他的勸說。

人在吵架時心中有火氣,嘴上沒好話,耳中聽不進勸告。因此,勸架時不要糾纏於吵架人的某些過激言辭,要多用委婉的語言,注意不觸及當事人的忌諱,一般情況下盡量不用激烈尖銳的語句,力避火上添油,而要用好言好語“降溫”。

2.回顧真情

有兩個同胞姐妹為了父母的遺產產生了糾紛。大家一邊吃晚飯一邊討論起這件事,兩姐妹又吵起來了,互不相讓。大姐假裝不理會她們的爭吵,而歎了口氣,自顧自地說起來了:

“還記得你們小時候嗎?有時候連雞蛋都吃不上呢!我記得有一次你們倆看見鄰居家的孩子拿著一個煮熟的雞蛋,就吵著要吃雞蛋。媽媽沒法子了,就煮了一個洋山芋騙你們說這是洋雞蛋。你們倆高興得手舞足蹈。大妹說,‘小妹你先咬一口吧’,小妹說,‘還是姐姐你先咬一口’……。”

說著說著,大姐哽咽起來,聽著的兩姐妹也都落下淚來,一場遺產糾紛就此化解了。

這位大姐是聰明的,如果她就事論事地去分割財產,想以此來化解兩姐妹的爭吵和矛盾,隻會越鬧越僵,說不定兩姐妹還會對做大姐的都產生意見。大姐對姐妹倆以前的真情進行了回顧,勾起了姐妹倆溫馨的回憶,才使得矛盾得以成功的化解。

當人們在吵架時,雙方都處於不理性的狀態,如果勸架的人硬是去為他們評個是非曲直,反而很容易加深他們的矛盾。如果能與他們一起回顧過去彼此之間的往事,喚起他們發自內心的真情,可能會讓雙方真正做到互諒互讓。

3.諧音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