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突如其來的冷語
麵對突如其來的尖酸刻薄的話,內心總會覺得難堪和不快,這種情況下,保持理智比較難。既不想讓對方氣焰太盛而損自己的顏麵,又不想大動幹戈而陷入反唇相譏的惡性循環,如何說話才能同時實現這兩個目的,不可謂不難。
1.一笑置之
一個女孩興致勃勃地穿上新裙子,朋友見了卻說:“這是新的嗎?看上去怎麼像是用來做椅套的家具布?”女孩回答:“是嗎?那你不妨上來坐坐?”妻子想讓丈夫減肥,於是對丈夫說:“你的體重又上升了5公斤,是不是?”丈夫回答:“不,是7公斤。”妻子不死心地說:“那你就不打算做點什麼嗎?”丈夫則嗬嗬一笑:“當然有,我打算做一輩子胖子!”妻子原本想“教訓”丈夫的意圖在丈夫的幽默的回答中落空了。
生活中麵對一些無聊或別有含義的話,你又不想跟對方計較的話,不妨製造一些幽默的氣氛,一笑置之,讓對方感覺出自己的無聊。
2.小露鋒芒
有時候有些話確實讓自己難堪或心裏不好受,而且對方又是來者不善,我們就不必過於謙讓和容忍以致進一步增長對方的氣焰。這時我們可以巧妙地把對方踢來的“球”踢回去,反過來砸在對方的身上。
比如,“你連這個都不懂?虧你還是個讀書人!”
你可以回敬:“一個人不是什麼都懂的,比方你罵人的這副樣子我就不懂!”
又如,“哼,居然還很得意!”
你可以這樣回答:“看來,你生活得很不得意。不好意思。”再如,“輪得著你說話嗎?啥都不懂!”
你可以說:“你說對了,不過我懂或不懂,你聽來不都一樣嗎?”小露鋒芒的關鍵在於把握好回敬的“度”,一旦過了火,就容易引起進一步的反唇相譏,所以最好能把鋒芒藏在謙虛或溫文爾雅而不是怒氣衝天的話中,這樣既回敬了對方,又顯示了自己的風度。
3.故意誤解
有些話根本不值得與對方較真,這時可以對他的話作故意誤解,讓對方自感無趣。
比如,“你是什麼樣的人,我還不知道?”
明知道對方是在指責你的性格,但你可以回答:“真的?我是金牛座A型血,你怎麼知道的?”
再如,“你怎麼可以這樣?”
其實對方的意思是:“你這樣做太不應該了。”但這句話本身既可以理解為褒義又可以理解為貶義,你可以故意裝傻,把它理解成誇獎,然後回答:“謝謝誇獎,其實,這也沒什麼難的。”
又如,“我看你腦子有問題呢!”
對方的意思是責備你腦子有“毛病”,但你可以裝作把“問題”理解成它的另一種含義,再回答:“哦,人的腦子裏不裝點問題,不就成白癡啦!”
4.以理服人
有時候,一些冷語會來自你的上司、長輩,或來自你的下屬,如果你要擺出領導的架子隻會讓事情更糟,這時,你可以爭取用最簡單的話把道理講清楚。
比如,你的下屬對你不服,出言不遜:“你以為你是誰?有啥了不起的!”這時你不用與他爭吵,那樣隻會更迭威信,你可以說:“別激動,我們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但我們更不是什麼冤家對頭,所以,有話咱們坐下來好好說。”
再如,“你小子在我麵前神氣啥?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種話一般出於有一定生活經驗、年齡較長的人的口,倚老賣老的成分十足。這時也不必冒失頂撞,你可以說:“按理說,您這樣年長的人社會經驗豐富一點,但年輕也是一種本錢啊。”
5.息事寧人
說出尖酸刻薄的話時,人往往處於非理性的狀態中,這時與他強烈的針鋒相對,幾乎無濟於事,我們不妨先想辦法說些話把他的怒火熄下去,等他平靜時再好好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