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看人說話,辦事更有效率(3)(2 / 3)

交談是雙邊活動,隻了解對方,不讓對方了解自己,同樣難以深談。陌生人如能從你“入”式的談話中獲取教益,雙方會更親近。適時切入,能把你的知識主動有效地獻給對方,實際上符合“互補”原則,莫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礎。

第二,借用媒介。

尋找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語言,縮短雙方距離。如見一位陌生人手裏拿著一件什麼東西,可問:“這是什麼?……看來你在這方麵一定是個行家。正巧我有個問題想向你請教。”對別人的一切顯出濃厚興趣,通過媒介物引發他們表露自我,交談也會順利進行。

第三,留有餘地。

留些空缺讓對方接口,使對方感到雙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談是和諧的,進而縮短距離。因此,和陌生人的交談,千萬不要把話講完,把自己的觀點講死,而應是虛懷若穀,歡迎探討。

總之,在辦事的時候,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僵局,要想順利解決事情,就應該善於打破一切僵局。

說恭維話要得體

1.恭維要因人而異

恭維要根據不同人的年齡、性別、職業、社會地位、人生閱曆和性格特征等進行。比如男同誌就不宜過多地恭維女同誌的容貌。對青年人恭維他的創造才能或開拓精神;對老年人恭維他身體健康、富有經驗就比較適合。

2.恭維話題要適度

恭維本身往往並不是交際的目的,而是要為雙方進一步交往創造一種融洽的氣氛。比如看到電視機、電冰箱先問問其性能如何;看了牆上的字畫,就談字畫的欣賞知識,然後再借題發揮地讚美對方的工作能力和知識閱曆,從而找到雙方的共同語言。千萬不要用挑剔的口吻。即使看到某些不足,也不必過於認真,以免使對方情緒不快。

3.恭維語言要懇切

語言懇切,會增強恭維的可信度。在恭維的同時,明確地說出自己的願望,或者有意識地說出一些具體細節,都能讓人感到你的真誠,而不會以為是過分的溢美之詞。如你恭維別人的發式,可問及是哪家理發店理的,或說明你也很想理這樣的發式。

4.恭維要注意場合

在眾人在場的情況下,恭維其中某一個,必然會引起其他人的心理反應。比如你恭維某次考試成績好的人,那麼在場的參加同次考試成績較差的就會感到不愉快。這時你就要尋找某些因素,如某人複習時間太短,某人出差回來倉促上陣等等客觀原因來照顧他們的麵子。

5.恭維要措詞精當

措詞精當,不易使人產生誤解。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事,說話者好心,而聽話者卻當成惡意。結果弄得不歡而散。因而恭維的語意要明確,避免聽話者多心。

6.恭維要有分寸

掌握分寸,不要弄巧成拙。不符合實際的評價其實是一種諷刺,違心地迎合。奉承和討好也有損自己的人格。適度得體的恭維應建立在理解他人、鼓勵他人、滿足他人的正常需要及為人際交往創造一種和諧友好氣氛的基礎上。那種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曲意逢迎是人所不齒的。

7.求助時恭維的技巧

有求於人時,先恭維人家,使人心情愉悅,比較容易達到目的。求人辦事,不同的語言態度,其結果也往往大不相同。比如你說:“這件事一定得求你幫忙。”就不如說:“你一向樂於助人,這件事我想你一定會幫我辦好的。”前者隻是一般的請求;而後者在請求之中,還帶有一種讚美之情和充分的信賴感。在一般情況下,人家也就不好拒絕請求了。

8.用恭維打破無法交談困境

當你和某人麵麵相覷,不妨說些好聽話恭維對方。比如:“你的領帶真漂亮。”而男子則可對女子說:“我想大家都願意請你參加他們的晚會。”女子可以對另一個女子說:“你的衣服實在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