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善說場麵話,樹立良好自我形象(5)(3 / 3)

“說到底是我沒有認識到這次推銷的難度,有麻痹輕敵的思想,輕視了當地廠家的實力,結果在競爭中造成了失利。這對我是個教訓,這次我很抱歉,不過下次不會了。”

小張的解釋和道歉,不但使領導了解了這次推銷過程的全貌,而且也看到了競爭的態勢,並沒有把失利的責任全加在自己身上。顯然,他主動承擔責任的解釋和道歉方式取得了領導的信任和諒解。假定他文過飾非,隻提客觀原因,說明南方廠家的地理優勢,為自己的失利開脫的話,勢必引起領導的反感,留下“越描越黑”的不良印象。可見,這種主動承擔責任的道歉很好地表現了自己的責任感和高姿態,有助於他人客觀地認識事物全貌,並贏得他人的理解。

當自己的失誤給他人帶來損失或不快時,尤其對方還是你的領導時,千萬別忘了在道歉前,主動分析自己的過錯並承擔起自己應承擔的責任,然後再表示一下下不為例的決心,這樣才能讓對方原諒你。

2.選準時機以情動人

小雨不小心傷害了同學文,文一連好多天都沒理她。小雨感到十分內疚,可看到文那雙蘊涵怒氣的眼睛,又覺得沒有勇氣開口道歉。過了幾天,文的生日到了,小雨到學校廣播台為文點了首歌,並說:

“文,對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傷害你的,你能原諒上周惹你生氣的朋友嗎?今天是你的生日,真心地祝福你生日快樂,前程似錦,每天都有好心情!”文聽到了廣播很感動,立刻主動找到了小雨致謝,兩人和好如初。當你惹朋友生氣時,需要真誠地道歉,但道歉也要講究時機的選擇。我們很難想象,幾十年以後的“對不起”能對當初的錯誤起到什麼彌補的作用。所以,道歉要善於把握適當的時機,最好選在對方心平氣和、心情較好的時候,這時,你在道歉的同時,再加上對對方真誠的問候或祝福,對方一定更容易接受你的道歉,與你握手言歡。

3.借第三人之口傳達

一次,蘇東坡去拜訪王安石,恰逢王安石不在家,但見其書桌硯台底下壓著一首未寫完的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想:菊花有傲霜之骨,花瓣怎麼會四處飄落?王公真是“江郎才盡”鑄成大錯啊!於是,蘇軾揮筆續詩:“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然後拂袖而去。

過了些時候,蘇東坡去後花園賞菊,正值刮了幾天大風,園中十幾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沒有,隻見落英繽紛,滿地鋪金。蘇東坡一時瞠目結舌,想起那兩句續詩,羞紅了耳根。想親自向王安石道歉,又擔心解釋不清,自討沒趣。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邀請王安石最親密的詩友王令來家做客。然後向他說了那天亂改詩句的事情,隨後感歎:“我迄今對王安石深感慚愧內疚,這事給我的教訓太大了,凡事不可自恃聰明,隨便譏笑別人啊!”

後來,王令將蘇軾的歉意轉告了王安石。王安石知其良苦用心,消除了對蘇軾的隔閡。

在這個例子中,蘇軾屬於不便親自登門道歉的情形。一來,自古以來都是文人相輕,何況蘇軾無端貶斥?二來,兩人在政見上分歧很大,王安石推行新法,蘇軾阻撓。如果蘇軾親自登門,囉嗦解釋一番,或痛罵自己一頓,王安石恐怕會火上添油,或視之為虛情假意,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蘇軾於是巧借第三者之口,轉告自己的歉意,使王安石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