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 話說翁仲(2 / 2)

“咦,你這個小丫頭也知曉翁仲將軍?”林弈有些驚訝地笑道。

“那有什麼,我們雍城裏的孩子有哪幾個不是從小聽著翁仲將軍的故事長大的?”紫盈撅著小嘴不滿地嘟噥一句道。

“喲,那你可知道,當年翁仲將軍如何隻帶著三千軍馬,在狄道這擊潰了六萬餘洶洶入侵的羌狄匈奴飛騎?”林弈微笑地又問了句。

“那我就不清楚了,從小隻聽得老人們說翁仲將軍如何神勇,至於他從軍打戰的故事,倒不曾細聽過。”紫盈晃了晃小腦袋,說道:“我聽過翁仲將軍在十六歲那年,曾經與三頭公牛較力,硬生生地把那三頭鐵牛拉的口吐白沫倒地而亡!”

“那你想不想聽聽,翁仲將軍殺敵的故事?”林弈與紫盈聊出了興致,逗著紫盈說道。

“好啊,我最喜歡聽別人講打戰的故事了!”紫盈眼中一亮,興奮地說道。

林弈點點頭,便在城頭處尋了一方略微幹淨的石磚坐下,指點著狄道,給紫盈說起了當年在狄道發生的一場在軍中廣為流傳的戰役。

話說這位赫赫有名的翁仲將軍,本性阮,是臨洮人士。翁仲出生時,便是不可思議的神異孩童,據說他剛剛生下來便足有二十斤之重。而後,小翁仲開始瘋長,長到十六歲之時,身高便足有近兩丈。而且,翁仲食量驚人,十多歲之時每頓便能吞下三十多張大鍋盔外加二十多斤牛羊肉。翁仲父親亦農亦牧,農閑時還兼作胡馬生意,原本是臨洮富戶,可生下翁仲之後,硬是叫小翁仲給吃的窮困潦倒。

無奈之下,為了不讓翁仲餓著,其父便將他送到官府裏。一開始因了他力氣大,拉斃了三頭公牛,縣令叫他做了縣卒,專司捕盜抓賊之事,後來又升任縣尉。也許沒有那一年羌狄大舉入侵隴西之事,翁仲很可能一輩子就做個小縣吏罷了。

那一年恰好是李信滅楚戰敗,為了準備第二次滅楚大戰,駐守隴西的秦軍奉命大部東調,隴西郡因此而兵力空虛。關外的羌狄眼見有機可乘,便聯結西匈奴舉兵六萬餘,號稱十萬之眾大舉入侵隴西。

當時臨洮是抵禦羌狄入侵的第一道門戶,而臨洮守手裏僅剩萬餘兵馬。危急之時,隻是縣尉的翁仲憤然自請三千兵馬,前去對付洶洶入侵的羌狄飛騎。也是萬般無奈,臨洮守一麵飛書鹹陽請求援兵,一麵不報任何希望地點了三千兵馬給翁仲,隻希望他能阻滯一下羌狄的兵鋒。

然而,誰也沒料到的是,翁仲卻因此而一戰成名。那時,羌狄飛騎已經進入隴西草原,正要通過狄道進入渭水平原。翁仲得斥候軍報後,急率麾下三千騎士趕往狄道峽穀山口。

等翁仲率軍趕到狄道入口之時,羌狄前鋒也堪堪正要進入狄道。在其餘將官正在急促會商戰法之時,翁仲卻是連聲大吼:“全軍長矛全被給老子堆起來,再留下一個百人隊下馬給我送矛,你等隻管捉活人便行!”

將官們原本就對這名幾與三丈等高的壯士有些畏懼,這時眼見他聲如雷吼,沒有片刻猶豫便紛紛下令部下收集長矛。三千長矛不消片刻便在狄道山口堆積起來,此時,羌狄飛騎正要漫山遍野呼嘯地壓了過來。翁仲一把攬起十幾支長矛,大吼一聲飛步迎上,一支支長矛甩手擲出,帶著尖銳的呼嘯聲撲向羌狄人馬,其威力聲勢竟是絲毫不弱於秦軍的大型弩箭。

一時之間,羌狄飛騎竟是被如弩箭一般射來的長矛殺得人仰馬翻。而翁仲更是越殺越勇,接過如流水般不停送過來的長矛,一支支間不容發地飛出。原本氣焰囂張的羌狄飛騎,便如撞在一堵銅牆鐵壁一般,絲毫不能再前進半步。當然,也有一些悍不畏死的羌狄士兵,大吼著冒著長矛暴雨衝了過來,拚死要殺了翁仲這個怪物。

翁仲眼見這些羌狄兵衝殺過來,怒吼一聲兩手各夾起三支長矛,連刺帶打竟把這些羌狄飛騎連人帶馬紛紛拍翻在地。而羌狄人的弓箭戰刀偶爾能擊中翁仲那巨石一般的身軀,也隻能是水擊山岩般飛濺而去。

激戰多時,翁仲殺的眼紅,仰天雷吼一聲,劈手撕開一匹戰馬,兩手各提半片血肉橫飛的馬屍排山倒海地打了過去,恍如一尊戰神在一群侏儒之間橫衝直撞。終於,羌狄人的神經崩潰了,遙見這個血紅的巨人怒吼著殺人,人馬竟是齊齊軟癱在地,海水退潮般地成片跪倒在草原上,連連高呼天神饒命……

那一戰後,翁仲被舉薦當了臨洮將軍。六年之後,西匈奴受人蠱惑誤以為翁仲已死,遂再次聯結羌狄諸部大舉進犯。不料,翁仲率軍在狄道再次伏擊,匈奴將士眼見天神般的翁仲並沒有死,頃刻間便大亂潰退了。

秦始皇一統華夏之後,為了彰顯翁仲的豐功偉績,下令將收繳而來的天下兵器,一律鑄成翁仲的模樣,鐫刻翁仲之名,永鎮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