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函穀關血戰(四)(1 / 2)

楚軍軍陣中,一輛兵車載著須發皆白的老範增搖搖晃晃地趕到正要發飆的項羽身旁。

“上將軍息怒!大局為重!”老範增踉踉蹌蹌地下了戰車,攔在項羽戰馬跟前便是一躬身勸道。

“亞父寧要讓秦人小覷我等!”項羽轟然便一聲大喝。

“上將軍寧叫萬千將士,繼續喋血關城之下?”範增眯著老眼,絲毫不懼怕暴怒的項羽,不卑不亢道。

“!”項羽頓時為之氣結,冷哼一聲,便不理會範增,昂首怒目盯著數裏外的函穀關城。整個楚軍之中,項羽唯一敬重的便是這個亞父範增,雖然範增屢屢拂逆項羽,可項羽卻始終無法拿這個亞父治罪。因由無他,隻是項梁曾對項羽說過,倘若他日項梁不在,要項羽以亞父待範增,凡事都需敬重範增的建議。而且,範增所提的一些建議也的確曾極大滴幫助過項羽。

範增微微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一揮手示意望樓上的司馬,傳令司馬會意隨即打出一串旗語。身後的步卒大陣裂開一條通道,一隊甲士押著一輛兵車穿過重重軍陣開了出來。那兵車禦手旁站立的,赫然便是秦軍降將少府章邯。

兵車經過範增身旁時,老範增朝章邯遙遙一拱手道:“能否消弭兵災,便全靠章老將軍了!”

章邯斜眼冷瞥了一下範增,鼻端冷哼一聲,也不答話,一跺腳,禦手會意一拽韁繩,戰車便繼續徑直向函穀關城開去了。城府極深的老範增卻也不生氣,隻是眯著老眼望著遠去的章邯背影,嘴裏不知喃喃低語著些什麼。

章邯此去乃是奉命勸降函穀關的守軍將士,這是範增一力謀劃的策略。對固若金湯的函穀關要塞素有耳聞的範增知道,若要正麵強攻函穀關,那必將耗費時日而且己方的傷亡必定不小。老謀深算的範增,早已將心思瞄向了有爭王稱霸心思的劉邦。範增心知眼前殘餘的關中秦軍根本不足為慮,入關滅秦後,其餘歸附項羽的諸侯都沒有實力與項羽爭奪天下。唯獨這劉邦,不僅其人野心不小,手下還有一幫謀士大將相助,日後必將是強勁對手、腹心大患。因了如此,在撕破臉皮與劉邦爭奪天下之前,便要盡可能保存實力兵力,攻打函穀關最好的選擇是智取而非強攻,否則坐收漁利者,便是那潛在對手、頗有野心的劉邦。

在項羽遇刺之事發生後,範增不惜阻攔開罪項羽而力保章邯性命,為的便是今日能利用章邯的威望,去勸降函穀關守軍,以期能不戰而下這天下第一雄關。

範增如意算盤打得精細,然而他卻不知道章邯此刻心中所想的。自從新安坑殺,二十餘萬將士冤死在項羽屠刀之下後,章邯便時時被無盡的愧疚折磨著,屢次欲尋短見都被身邊的董翳、司馬欣二將及最後幾名幕府司馬協力攔下。那日項羽遇刺,雖然那兩名司馬並不是受章邯之意去行刺,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章邯一臉平靜地等著項羽上門來殺他。然而,他等來的卻是項羽的亞父範增。範增與他詳談了一夜,又是奉承又是拉攏又是許諾的,一心想要章邯能助他勸降函穀關守軍。章邯不置可否地默然了,範增滿以為他同意了這才欣然離去。

而今日站在兵車之上,望著函穀關城上獵獵飛舞的秦字大纛旗,老章邯睹物思人,想起那些冤死的將士,不禁心下悲愴,老淚又開始溢出眼眶。及至戰車停在關城前一箭之地,望著女牆垛口後那一個個熟悉的黑甲身影,老章邯奮力吼出一句:“將士們,我是少府將軍章邯!”便潸然淚下,默然不語了。

良久,章邯才啜著老淚咬著厚重的秦音,沉聲開口道:“將士們,章邯有罪,愧對你們!愧對帝國萬千英靈!愧對始皇陛下!在新安城,二十餘萬將士所章邯所累,含冤而死,老夫實乃大秦罪人也!本來章邯不欲獨活,要追隨二十餘萬將士而去,然則屠夫項羽未死,老夫死不瞑目也!老夫一言:為我大秦帝國,將士們當誓死殺敵,死不旋踵!莫要再聽任山東六國餘孽肆虐我老秦人故土!將士們,殺光……”老章邯話未說完,便被縱身躍上的兩名甲士強行按住捂住了嘴。原來是負責押解章邯勸降的帶隊百長,聞聽到“屠夫項羽”時,便知情勢不對頭,連忙喝令下屬上去製住正在慫恿守軍力戰抗敵的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