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函穀關血戰(四)(2 / 2)

白發章邯如暴怒雄獅般一麵掙紮,一麵嘶聲怒吼著:“將士們,殺光楚軍,殺死項羽,為我二十餘萬冤死將士複仇!”一片靜謐的戰場上空,回蕩著章邯如雷般的呐喊。押解章邯的帶隊百長不禁頭皮發麻,連連怒喝道:“押下去,回軍!”便又有兩名甲士上前按住章邯,跟著戰車及隨同甲士卷起一陣煙塵,飛也似的奔回楚軍軍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忽地身後傳來守關將士陣陣雷鳴般的齊聲怒吼,在這函穀關前的山穀間轟鳴回蕩著,白發章邯一聞之下不禁泣不成聲,想要仰頭怒吼卻被身旁四名甲士死死按住。

關城箭樓處的孟坤,此刻眼中也啜著淚花。對於章邯,孟坤是熟悉的。章邯帶著三十萬大軍出關平叛時,還是函穀關盤桓了半日,並委任孟坤做代理守將,語重心長地囑咐他,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關中腹地的大門函穀關。作為曾追隨王翦親曆過秦軍統一戰爭的孟坤,很是敬佩這位老將軍。作為長期執掌秦軍大型器械營的主將,章邯不僅知兵而且善工又通政,是難得的兼才。當天下暴亂驟發,陳勝的數十萬大軍攻破函穀關,關中危急之時,章邯提出了一則堪稱空前絕後的奇謀:以驪山刑徒及官府奴隸子弟成軍,迎擊山東亂軍!由於時勢十萬火急,胡亥趙高及一幫朝中重臣將信將疑地讚同了。誰也沒預料到的是,章邯的這支亡命刑徒軍一上戰場,便顯示出其令人震驚的戰力,非但一舉陳勝的數十萬大軍,而且在山東平叛戰場上一時竟是所向披靡。自此,老秦人看到了老將章邯在危難之時獨特的將兵才能,下意識裏將章邯視為帝國最後的棟梁了。

雖然,章邯在刑徒軍走投無路之時,被迫投降了楚軍,但這絲毫不影響孟坤對章邯的敬重之心。正如林弈當時所說的,章老將軍乃是為了追隨他的二十萬將士不至於徒留鮮血,定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當眼睜睜地看著白發的老章邯被楚軍士卒強行押解,竭力吼出“殺光楚軍,殺死項羽,為二十餘萬冤死將士複仇”之時,孟坤恨不得下令開城門,殺出去營救章老將軍,然而孟坤終是咬牙忍住了。而關城上下的秦軍將士們,則是人人紅著雙眼,不約而同地齊聲吼出秦軍的老誓。孟坤知道,將士們的士氣已經不用他再多做言語去激發了。

當章邯一副傲然之色地被押解著回到楚軍軍陣前,老範增鐵青著臉默然無語了。章邯的固執實在是出乎範增預料,然而即便如此,範增依舊不忍殺這位秦軍最後一位老將。不知為何對於章邯,老範增心下似乎隱隱有著一絲惺惺相惜之意。

“亞父如何啊?”挺立在烏騅戰馬背上的項羽冷冷一哼帶著幾分譏諷道。對於章邯,自打從彭城接回虞姬後,項羽早就沒了再追究其罪的興趣,整日與虞姬不是在中軍大帳親昵,便是帶著虞姬在郊外縱馬馳騁、尋歡作樂。若不是範增厚著老臉,屢次三番打斷項羽的好事並以天下大業及項梁的遺言相勸,項羽也許便想與虞姬如此度過一生罷了。

範增聽到項羽譏諷,陰沉著老臉拱手甩下一句,“老臣謀劃不周,請上將軍責罰!”便一甩長袖登上兵車,徑直回到軍陣後麵的輜重營去了。

“傳令前將軍,準備攻城!”項羽不理一臉陰鬱的老範增,一舉手中萬人敵朝望樓車上的傳令司馬高聲吼道。

伴著傳令司馬揮舞著令旗,一陣急促的鼓點隨著淒厲的號角驟然響起,如土黃色海洋的楚軍大陣,開始慢慢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