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平時很少與人溝通,用詞不準確產生的語病嗎?如果是,自然沒什麼好說的,如果不是,一定另有深意!
就在陳默琢磨其中含義時,放翁已卻抬起手指向了門口,說:“出去!”
對方再次下逐客令,陳默也不好繼續厚著臉皮待著,隻好起身離開。出了房門,抬眼看到放翁坐在石凳上笑眯眯的看著自己。
他想了智巡對放翁陰險狡詐的評價,再和他那張無害的笑臉相比較,心中不由的狐疑,難道放翁是個笑麵虎?
他徑直走過去,說:“典造,這幾天我用了色食睡一體的禪學睡功,效果很好。謝謝。”
放翁理所當然的點頭,然後說:“被智巡趕出來了?”
“是。”
放翁立刻笑了,說:“你呀,做事一定要把心守住,千萬不要身在曹營心在漢。”
“我沒想逃走。”餘光一撇,發現智成,智處,智閑三人雖然都在忙,可卻都在偷偷的看自己。這種感覺令陳默覺得有些不舒服,就好像自己在告狀打小報告一樣。
“沒想最好,但是我也不怕你想,因為你想也白想。”
“典造,我有個問題不知道該不該問。”
“當然可以問,但我可以選擇不回答。”
陳默呆了一下,說:“典造你和我們一樣也是俗子?”
“說一樣也一樣,說不一樣也不一樣。”
“這話怎麼講?”
“你們是被迫進來的,我是主動進來的.而且已經來了20年。”
“是為了修道成仙?”
“自道教創始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但正真修成仙的卻屈指可數,比如左慈,張道陵,老子,莊子等,我自認沒有那個慧根,修道成仙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到卻摸不到。所以修仙是不可能的,這輩子也不可能。”
“那你為什麼要來清雅道觀?”
“修心。”
陳默詫異的看著放翁,說到修心自然會想到養性。什麼是修心養性?說白了就是清心寡欲,幕天席地的日子。放翁整天麵對些罪大惡極的人如何修心養性?
修出汙泥而不染?勸別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可他真的這麼好,智巡為什麼又要說他是陰險狡詐?
“那我該修什麼?”
“你覺得自己適合修什麼?”
這……
陳默一時語塞,百天談話時放翁曾問過他這個問題,十幾天過去了,他也多次想過這個問題。修什麼呢?修仙是不可能的,正如放翁說的,沒有修仙的慧根,這輩子是不可能修仙的。
所以當前談論道教,唯論氣功、方術、養生之類的技術問題。自己修的是異能,應該屬於氣功範疇。但異能又大致可分成精神、肉體、神秘學和詭異係四大類。詭異係又分為……
見陳默回答不上來,放翁又問:“你現在修的是什麼?”
“氣功,異能中的詭異係。”
放翁歎了口氣,說:“我說的不是類別派係,而是方向。”
“修行還有方向嗎?”
“當然有。但我說的不是位置方向,而是心的方向。”
陳默感到頭大,覺得這個問題太高深莫測了,說:“恕我愚鈍,還請典造賜教。”
“這個問題很簡單,心的方向隻有兩方麵,分別是善和惡,你修的是善還是惡?”
這個問題不用想,陳默也知道自己修的惡,因為他從沒幹過一件好事,更沒想用自己的修行去為人民服務。
放翁繼續說:“自古邪不勝正,所以如果修惡永遠也入不了真正的道,反而會墜入魔道。也就是說心懷私利的人,歸根結底都是在修魔。”
“隻要是人都有私利,按你的意思,天下的人修行者豈不是都在修魔?”
放翁點頭說:“惡分大小,魔分深淺。所有佛說世人皆有罪。但佛沒有嗔恨心,魔卻有嗔恨心,不同之處就在於此。佛成佛是因為魔的幫助而成佛,因此,佛是不嗔恨魔。”
陳默沉吟良久,才說:“典造說的太深奧了,你能不能具體的說。”
放翁打量陳默,說:“好,那我就以你為例。以你現在的心性,無論如何修行,修為能有多高,但你始終是在魔道,魔成魔的原因,是因為魔有爭強論勝的心。所謂‘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魔爭不到第一,便生嗔恨心、嫉妒心、障礙心。誰有這種思想和行為,就是魔,永遠不能成佛,不能入道。”
“勝者王敗者寇,如果魔勝了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