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十一章(2 / 3)

現在的她才不會在乎名聲,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到底是拜了唐鹹安為師,她現在的心眼也多了,不會隻單純為戰爭而考慮,也會學著關注朝政。這種縱兵搶劫的事,若打了勝仗,一時半會沒人能和你過不去。然而將來為官後萬一樹了敵,有人拿此做把柄,也是難辦。故而命人在搶糧時打了白條,許偌攻陷孟陽後還糧。百姓無奈,但也算有一線活命希望,竟都巴望著端軍能盡快進了孟陽。她也急,趙岩領著大隊人馬已經到了,可如何讓閔煜死了決戰的心,縮在孟陽等著投降,卻是沒有好辦法。

直到二十六日,巡夜的士卒帶來了一個其貌不揚的平常人。此人交代了幾句,又呈上封信件便離開了。趙潤玉忙命人去請趙岩。再看到信件的一瞬間,趙岩忍不住倒吸口涼氣,急問,“這是何意?”信件上無有一字,隻有大端皇後的鳳印。

趙潤玉卻舒心笑道:“大將軍,咱們要演場大戲給閔煜兄弟看。”然後將送信人的話複述了一遍。

趙岩哈哈大笑,“妙哉。”不管這事真假與否,對他們沒有危害。成功最好,失敗也沒有損失。

演戲的是端軍,主角卻是閔炫。趙岩出兵圍困安穗的消息傳到平縣後,閔炫就坐立不安。柳玉陵和袁少華都勸他回孟陽避難。他是舉棋不定,好不容易才脫離閔煜,難道還要回去做籠中鳥?況且平縣還有他這幾年積累下的家底,他舍不得丟棄。柳玉陵卻對他分析:安穗在打仗,去不得。濱江是閔煜的小舅子林永權在坐鎮,為了避嫌,當然不會收留他。南晉其餘地方無險無兵,無處躲藏。除非去占山為匪。

閔炫堂堂皇子,晉之正統,哪裏願意去當土匪?當下苦著臉唉聲歎氣。柳玉陵又對他說,這幾年的隱忍已經讓閔煜鬆了戒心,等戰事一結束便會去賄賂馮謙良,此人是閔煜近臣,說話很有分量,肯定能平安離開孟陽。而自己一介婦孺不會引起注意,願意留下替他守著家財,為表忠心,更讓丈夫隨行。就這樣,閔炫才放下七八分心,和袁少華帶著幾個會武功的小廝一同往孟陽來。路上,不該讓閔炫知道的事,他是一點都沒有消息,所以也不知道安穗和濱江已經投降,快到孟陽,又聽說這裏也被圍住,頓時嚇住了,袁少華尋了個不起眼的小農戶住下商議對策。

隨後閔炫又見端軍到處搶糧,更不敢出來。幾天後附近都沒糧了,這才不見端軍,但這樣一來所有人也沒吃的了。餓了一天,閔炫受不了,非要袁少華想法子趕緊進孟陽。袁少華十分為難,隻得趁著夜色帶人護著閔炫悄悄溜向城去。快接近孟陽時,隱約見四個士卒大搖大擺押著一個人向南去,嘴裏還罵罵咧咧。

閔炫等人聽了一會,終於明白,原來是從孟陽出來的一個探馬被端軍捉住正要押回大營。袁少華小聲請示道:“殿下,要不要救人?現在非常時期,又是夜天,我們就這樣貿然去孟陽,人家也不會給開城門。若是有這探子領著,我們定能進城。”

閔炫連連點頭,叮囑袁少華他們行動時千萬不要弄出動靜。隻一會功夫,四個端兵便被打死了兩個,活捉了兩個。閔炫見沒全部殺死,疑道:“幹嘛還留活口?”

袁少華伏在他耳邊悄聲解釋道:“殿下就這樣進孟陽,誰能瞧得起。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如趁此套出敵情,也算是殿下立了一功。”

這話說到閔炫心坎裏了。他這樣狼狽回去,被人冷嘲熱諷是免不了。若有了借口自當不同,閔煜和那些宵小明麵上也不會對他口出惡言。可這兩個被俘的士卒卻嘴硬,實在問不出什麼,讓他大為喪氣。最後還是袁少華命人將士卒拖到一邊,殘酷折磨之下這才勉強得到了敵情。然而這敵情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那名被解救的探子忙帶著閔炫等回城稟告。誰也沒注意,身後那四個被殺的“屍體”又悄悄爬起來溜了。

因連日煩心,閔煜今晚小酌了一番,正欲摟著愛妃歇下,卻被急報打擾,雖有不悅,但也趕緊去了偏殿。到底不是沒心沒肺、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昏君,情況緊急時也能分清輕重,他就怕現在有臣子會有二心、瞞報軍情,所以那些被派出的探子都是皇宮禦林將尉,有直達天聽的權力。不過在見到閔炫的一瞬間還是忍不住皺了眉頭,冷冷道:“不好好守平縣,來此作甚?”

閔炫早在進宮前就和袁少華私下商議了應答,故而也不慌不忙,頗為慷慨道:“安穗被圍,臣弟恐宇文揚不能將消息送出,故而連夜奔波不眠不休趕來孟陽告之皇兄。可到城郊外卻聽聞孟陽也被圍困,心感蹊蹺,安穗、濱江並未失守,端軍從何而來?今夜臣弟特地率人想去敵營一探究竟,真是天佑皇兄,叫臣弟抓了兩個敵兵,嚴刑之下竟得到了驚天消息。”見閔煜瞪大了眼睛,他不由得意道:“這一切不過是端軍的疑兵之計。圍困孟陽之敵隻有五萬之眾,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皇兄按兵不動,好讓趙岩順利拿下安穗、濱江。孟陽東南北三麵其實隻有一千端軍在故弄玄虛,那些連綿的營帳和土灶都是為了迷惑探子。甚至端軍搶糧都是有意為之。”

“得民心者得天下,端軍如此殘暴,焉能使百姓心服。”閔煜恨恨道:“消息確鑿?”他又覺得似乎哪裏不對,疑道:“安穗被圍,即使朕不出援兵,還有濱江呢,如何林永權也毫無動靜?不管安穗,也不見他來孟陽救駕?實在費解。”

沒想到閔煜會這麼問,閔炫一愣,但很快自圓其說道:“濱江重地,沒有皇兄的旨意,林將軍何敢出兵?且孟陽被圍,臣弟也是到了孟陽近郊才知曉,而那些出城的探馬大多都被斬殺,如何能將消息送出?”他暗自冷笑,林永權就是你的傀儡,你不發話,他敢自作主張?隻會窩在濱江一動不動。更有一層意思,他現在為林永權說好話,借此博得林貴妃的好感,將來枕邊風一吹,他也許能重回朝堂借機謀劃。

閔煜也知道林永權的性子,不再多疑,但還是隱隱覺得有點不安,現下他倒是十分想念起宋耀,可惜尋了兩年音訊全無。

那名被救探子將皇上沉默,以為皇帝不信任閔炫,忙道:“皇上,殿下所言不虛。若不是殿下命人相救,臣再也回不來護衛皇上了。”說著還掉了幾滴淚。

閔煜仍隻是點頭不語。閔炫焦急,也以為這是不被信任的原因,顧不得犯上,對那探子道:“你先出去。”然後一步跨到禦案前,激動道:“二哥,弟弟說句肺腑之言。不錯,你我兄弟為了大位爭鬥了許多年,有些手段確實令人心寒,不提也罷。如今我晉朝正值危亡之刻,臣弟早將以往恩怨拋諸腦後。皇兄,臣弟也姓閔,也是父皇的兒子,若真成了亡國皇族,下場曆代史書早寫明了。此刻,臣弟怎敢會有異心!”這番話可是袁少華教他在關鍵時刻用來表忠心的。

閔煜有點動容,長歎一聲,擺手道:“三弟勿要多心。打虎親兄弟,此時二哥怎會疑心於你?湛凞詭計多端,朕是怕又中了誘敵之計。”

“無妨,臣弟願意親率五千人馬先從東邊攻出,以探虛實。”閔炫內心小有得意,麵上卻激昂道:“為了晉朝,臣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感動歸感動,但閔煜哪敢讓閔炫帶兵,於是假意和善道:“如今朕就隻剩你一個兄弟,讓你去冒險,如何對得起父皇啊。隻是,”他又猶豫起來,還是有一絲奇怪感覺。

閔炫更加鄙夷,若不是父皇封給你這樣一塊好地方,憑你也能登基大位?但臉上卻好似忠心道:“皇兄,此次圍困孟陽的敵軍是從東麵海上而來,孤軍深入沒有後援,敵將名叫趙潤玉,就是那個女扮男裝,做平縣縣令的丫頭,根本不足為慮。此時擊退敵軍,出兵援助安穗,則能讓趙岩腹背受敵,一戰可勝。到時端軍再無力犯我晉朝。皇兄便可安心專注內政,等待時機一統天下。不然若等趙岩大軍一至,孟陽真是危矣。”

“趙潤玉竟是女子?”閔煜大怒,舉手狠狠砸向禦案,疼得他眼睛一閉。當年輸棋失了美人,都成為孟陽的笑談了,如今趙潤玉成了女人,那他這個皇帝豈不成了和女人爭美人的昏君?這種恥辱怎能忍得住,當即下旨,命三位將軍領著五千人馬分別從東南北三麵出擊。又命一位心腹領著十萬人馬待命。而那點隱隱的不對勁早消散殆盡。其實別的不說,單就閔炫能進城,還帶來這樣機密敵情,這就有大問題。那麼多探子出城都一去不返,說明敵人在孟陽附近監視嚴密。又怎會讓閔炫帶人溜進來,還能逮著敵兵審訊半天,也不見個敵軍過來?但回稟的人是閔炫,所以閔煜要分一半的心去提防懷疑這位皇弟的話,哪還能好好思量分析。隨後提到了趙潤玉,更讓他怒火中燒,旁的再不會考慮。

大端有閔仙柔、唐鹹安這樣猜透人心之人,注定南晉覆滅。先出城的三路人馬很快就得勝回來,情況和閔炫說的一樣,都是空營,端軍一擊便散,跑得無影無蹤。閔煜安心,下旨十萬人馬出擊偷襲端軍。這十萬人一去便再也回不來。

趙潤玉和趙岩的設伏都等了半夜,到嘴邊的肉哪能讓它跑掉。閔煜聽聞,急火攻心,差點暈厥。也虧他平時保養的好,身體無恙。自此,他便下旨加固城牆,然後派出大批探子,指望濱江派兵來救駕,好裏應外合擊退敵軍。自己則整日憂心忡忡借酒消愁廝混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