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柯布西耶的隱秘激情(1 / 3)

柯布西耶的隱秘激情

文化

作者:鍾和晏

勒·柯布西耶為30歲的自己畫過一幅自畫像,那是1917年他開始定居巴黎的那一年。畫像上的他神色冷峻、臉龐棱角分明,圓形眼鏡和蝴蝶領結已經與他的形象緊密聯係在一起。那時候,他的視力已經不太好了,左眼逐漸開始喪失視力,而且那會兒他還不叫勒·柯布西耶,而是夏爾-愛德華·讓內雷。

夏爾-愛德華·讓內雷1887年出生於以鍾表製造業聞名的瑞士小城拉紹德封,13歲進入當地藝術學校學習鍾表雕刻。學校老師勒普拉德尼爾改變了他的未來,說服他成為一名建築師而不是鍾表雕刻師。

事實上,這位後來以薩沃耶別墅、馬賽生活單位與朗香教堂聞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一直是具有雙重身份、雙重職業的人。不僅僅建築和城市規劃,他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創作超過400多件藝術品,涵蓋繪畫、雕塑、版畫、壁畫、掛毯等。終其一生,他在追求成為與他日益高漲的建築家聲望相抗衡的造型藝術家。

今年是柯布西耶逝世50周年,從6月中旬開始,深圳華·美術館和歐博設計以一場名為“勒·柯布西耶——巨人的建築”的展覽,來紀念這位“獨步天下的建築巨人”。展品除了柯布西耶的建築設計之外,還包括由法國柯布西耶基金會提供的繪畫、雕塑、文論專著等200多件作品。1953年,柯布西耶就構想創建一個自己的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繼承了他所有的財產。

“巨人總是與侏儒相對,這是尺度和角度的問題,柯布西耶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和信仰的深度,來呈現他對人的快樂與尊嚴的鳥瞰、平觀與透視,這是我稱他為巨人的原因。”展覽的中方策展人白宇西闡釋說,“另外,柯布西耶一生除了睡眠之外,有一半時間花在繪畫和雕塑上,在現代藝術史上幾乎獨占純粹主義這一章節。但是,國內對柯布西耶繪畫、雕塑的譯介與研究近乎空白。”

一直以來,繪畫如同柯布西耶的秘密情人。1917年定居巴黎之後,他經營著一家磚廠和一個大型商業建築開發的事務所,同時擔任工業生產及研發公司SEIE的常務董事。盡管如此,他每天花幾個小時繪畫和寫作,這是秘密進行的,不為任何人所知。

1917到1935年間,柯布西耶住在巴黎雅各布大街20號,1935到1965年去世,住在巴黎朗吉瑟-高利大街24號,一棟由他設計的公寓Molitor大廈的頂層。居所中有三分之一的空間用作繪畫,被他稱為“秘密實驗室”。

1918年2月17日,他在致父母的信中說:“有的時候,我會用晚上或下午的時光來畫畫。那是美好的時光,一切都收藏在畫冊中,每一頁都寄托著一種情感,繪畫讓人沉醉。”

他也這樣寫道:“工作之外,繪畫就是我築起的堡壘。我繪畫,因為這是一種救贖。我在火車上、汽車上、輪船上、旅館以及候見室裏畫畫,我等不及繆斯們插上金色翅膀翩然而至,我把她們揣在口袋裏,隨時隨地就可以掏出來。”

在巴黎,讓內雷與畫家阿梅代·奧讚方(Amedee Ozenfant)是鄰居,彼此的住所相隔不到100米。他們一起舉辦畫展,一起撰寫了備受爭議的《立體主義之後》,宣告純粹主義繪畫的誕生。

這本1918年出版的書冊《立體主義之後》就擺放在展櫃中,已經發黃的封麵上印著設計簡單的黑色字體。同時陳列的還有兩人1920年創辦的《新精神》雜誌,黑色大寫的“新精神”刊名下是彩印的期數。這本以“當代美術、文學、科學國際期刊”為副標題的雜誌總共出版了27期,當時不僅僅傳播純粹主義藝術理論,也發表了柯布西耶許多當代建築和城市規劃理念的文章。從那時起,讓內雷正式使用勒·柯布西耶這一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