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勒布朗:王者而立,成年之孤(3 / 3)

但沒有一支球隊會甘心讓一個球星控製,比如預算投入、進誰走誰、教練是誰、打法是什麼,哪怕你是勒布朗或科比。“這是一個球員(控製)的聯盟”,這樣的說法隻針對教練危機而言,總體來說,這是個資本的聯盟。勒布朗一直致力於球員當家做主,勞資糾紛時他是事實上的“工會主席”,然而一旦涉及自己的命運,連熱火都不會滿足他。勒布朗感受到了這個星球上大部分優秀打工者的經曆:當老板招才納賢時,一定極盡需要地滿足,當你成為他的員工時,才知道誰說了算。當初他去邁阿密,大堆行李沒地方擱,一個電話過去,帕特·萊利就替他找好了住處,讓勒布朗感動不已,可是四年以後才知道,這算得了什麼呢?我一直有預感,如果勒布朗退休以後還對NBA有興趣,他一定會選擇一支球隊當老板。

唯有克利夫蘭,這個被他所謂“傷害”過的地方,能在職業生涯最後幾年真正讓他當家做主,家鄉親人就是不一樣。整個常規賽,來自以色列的主教練布拉特就像一個玩偶,到季後賽,對公牛那場絕殺的比賽,勒布朗直接否掉布拉特在錄像暫停時布置的戰術,讓他的玩偶身份大白於天下。的確,騎士先定了特朗·盧為主教練,為了讓勒布朗“回家”,臨時改了布拉特,希望用他的所謂“普林斯頓”背景和歐冠教頭的身份,吸引勒布朗。其實這12年中,勒布朗從來不做主讓誰當教練,可能在他看來,誰當都一樣。

在騎士隊,布拉特隻是勒布朗的“助理教練”,這一點到總決賽再度被證明。有一場比賽暫停,布拉特先在白板上畫好了戰術,勒布朗說“不行,不能這樣”,布拉特連討論一下都沒有,拿過擦子擦掉,再畫一個。這番情形,被一個電台記者看到,他當時就在騎士隊的隊席後麵。

勇士的教練科爾雖是第一年執教,但卻是鬼才,1∶2以後他撤下大中鋒,以原先隻在最後5分鍾使用的超小陣容為第四場首發,大勝騎士21分。第五場“天王山之戰”,布拉特開場沒多久便換了小陣容,勒布朗被推到他最不喜歡的4號位,下半場布拉特甚至做主沒有讓大中鋒莫茲戈夫首發,直接以“一大四小”應對小陣容,仍然輸了13分。賽後勒布朗沒有任何圓場,就說“我們沒有必要換首發”,這等於公開打臉。果然,第六場莫茲戈夫仍然首發,由第五場的9分鍾恢複到33分鍾,但頹勢已現,外線三分球前22個隻進了2個,冠軍歸了勇士。

勒布朗對身邊的隊友倒是給盡麵子,因為正是這批“無良雜軍”、扔哪兒都不招人待見的角色球員,緊緊跟隨他一路打到總決賽。在熱火隊,雖然他不能當家做主,但他有韋德這樣的兄弟,而在這支騎士隊,他除了這些人,沒有誰還能依靠。所以,隻要有可能,他出席發布會都會帶上小兄弟湯普森,並公開力挺騎士簽高薪將其留下——勒布朗炒掉了經紀人,自己組建經紀團隊,玩命的湯普森正是旗下一員。他高調讚揚每場比賽最突出的功臣,當J.R.史密斯每個主場前踩著藍色“風火輪”(朋友做的一款電動平衡車,為其打廣告)駕臨,勒布朗也從不教他要低調、專心比賽。

他打了12年,已經懂得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說起來得有藝術,這是成年人的苦惱。歐文左膝一直帶傷,他的團隊主張休戰,勒布朗隻能拐彎抹角地說:“有時候,球員必須帶著點傷痛打球。”這時候他的立場與布拉特、總經理格裏芬一致。但首戰加時,歐文左膝的膝蓋骨骨裂,勒布朗失去了最後一位全明星幫手,歐文的父親急得衝格裏芬大吼。此時勒布朗應該明白,身邊的人回到了2007年,而自己在2015年。

勒布朗的衣櫃,在更衣室最裏麵的角落裏,平常記者采訪時間你不會見到他。第六戰結束後,勒布朗坐在衣櫃前,一言不發,臉上滿是汗珠和疲憊,太多的攝像機遠遠地圍著他,門外的走道裏隱隱傳來不斷的歡呼聲。這樣的場景,像極了2001年感恩節那天晚上,第二次複出的喬丹輸給步行者以後——一個疲倦的王者,倚坐在孤零零的龍椅上出神,讓人百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