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鍛煉超前意識
超前意識是指意識到那些尚未發生、在不久的將來卻能實現的事。有超前意識的人在事業上能夠搶占先機,在生活中可以避免危險和麻煩。超前意識體現的是一種高深的智慧。
平時可以預測一下事情的發展,並用事情的進展和結果加以檢驗。對那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更要廣泛收集資料和看法、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推斷它們的大致走向。在事業上最需要超前意識,提前預料到公司今後需要的人才,向那個方向努力,今後公司開辟了新業務,你就是現成的負責人;經商的人倘若能夠看穿市場先機,就能占領行業製高點……超前意識不能強求,但鍛煉的過程是一個不可多得又充滿趣味的學習過程,不妨一試。
3、不因自己的喜惡評判外界
在孩童時代,我們看一部電影,會把電影中的人和事分成兩類,一類是好的,我們便喜歡,另一類是壞的,我們堅決反對。這種非黑即白的觀點簡單明了,所以小孩子的喜好也很簡單,喜歡的就是好的,不喜歡的就是不好的。內向者的心中總是住著這麼一個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便忽略缺點,願意主動、願意遷就,隻要接近就覺得高興;看到不喜歡的東西,不論那個東西有什麼好處,就是無法發生興趣。
眾所周知,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有複雜的一麵,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麵,也都有你不喜歡、不欣賞的地方。麵對外向世界,內向者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什麼?接受能力。如果心靈過於脆弱,隻能接受“好”的,容忍不了“壞”的,內心就會始終被孩子氣的是非觀折磨。
接受不能是片麵的、有選擇性的,既然接受,就要了解得全麵、接受得完整。人的接受能力由什麼決定?見識、心胸、社交願望。有見識的人不會小看任何人,有心胸的人能夠寬容別人的失禮,甚至是對手的冒犯;高情商的人在社交中總把社交願望放在第一位,他們想要結識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東西,自然會把其他因素放在末節。
17歲的丹尼斯是業餘網球愛好者,在市裏小有名氣,他有一個競爭對手叫傑克,比賽中隻要遇到傑克,他必輸無疑,丹尼斯視傑克為競敵,對傑克的事總是抱著本能的反感態度。
丹尼斯的姐姐蘿絲知道弟弟的心病,就對他說:“有個對手是好事,你想不想打敗傑克?想的話,你就要經常看他的比賽、經常觀察他,把他的絕招都學來,最好還能和他成為朋友,經常切磋,這樣才能讓你更好地發展。”
對於丹尼斯來說,去了解、接觸一個自己討厭的人是件痛苦的事,但他還是相信了姐姐蘿絲的話。此後,他果然經常跟傑克切磋,傑克的比賽,他每場必看,觀察傑克的動作,如果是比自己好的就立刻模仿,同時也記下傑克的弱點。通過接觸,丹尼斯發現傑克這個人很大方,會主動為自己提意見,感動之餘,也將自己對傑克的觀察全都說了出來。
後來,丹尼斯和傑克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丹尼斯覺得在與傑克的交往中,自己的進步越來越明顯,他越發感謝蘿絲的建議。
人難免會有自己的喜好,就像故事中的丹尼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喜歡自己的對手。的確,對於一個總讓自己品嚐失敗滋味的人,怎麼能對其產生正麵感情?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喜好中,就算知道對方不錯,也不想和對方搭上任何關係。說到底,他們邁過不去自己心裏的那道坎,也許是因為忌妒,也許是因為話不投機,也許是因為別人身上有自己深惡痛絕的缺點,當他們拒絕對更多的人開放自己時,也就同時錯過了更多的進步機會。
僅憑喜好接觸他人、接受事物是明顯的內向思維,在思想上,你仍然走不出封閉的圈子。你走出自我世界,看上去比之前更有外向意識,其實你隻不過把過去的圈子稍稍擴大,放進一些自己喜歡的人和事物,這個圈子仍然完全按照你的意願布置,其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你看上去比從前開朗一點兒,心理上卻仍然固執地繞著自己轉。
如果不能改掉這種思維習慣,你的開放隻是一種內向的開放,在你的世界打開了一個小門,隻有特定的人才能進去,你也隻肯容納特定的東西。真正的開放心態不是如此,就像海納百川,不會在意某條小河是否渾濁,否則,大海怎麼會有磅礴氣象?那麼,如何才能在與人接觸時不讓喜好決定一切呢?
1.與人接觸前,不要心存偏見
內向者的交際麵並不廣,他們認識新朋友,多是經由老朋友介紹或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聽說過某些人,在特定場合打了照麵。因為事前有所耳聞,內向者會根據別人的評價在心裏產生一個印象,在接觸過程中始終帶著這種“印象情緒”與對方交流,這就出現了他們對有些人很熱情,對有些人卻冷淡而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