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孤獨——封閉內心的牢籠(23)(2 / 3)

4.多和成功、有智慧的人做朋友

高智商的人喜歡接近成功之士和博學之人,他們相信人以群分,跟什麼樣的人接觸,就能帶來什麼樣的習慣。如果以抱有學習的心態去接觸這些人,能夠在他們身上分享很多成功的經驗和智慧的信息,就能讓自己更加成功、更加淵博,成為一個既“深”又“廣”的人。

2、有外向意識,外界才能與心相融

在武俠小說中,我們很羨慕一種人,他們有絕世武功,江湖上人人都知道他們的大名,但他們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隱居在深山老林,沒人知道他們究竟住在哪裏,但哪裏都有他們的傳說,他們叫做世外高人。

世外高人有一個特點:武林中沒有他們不知道的事。不論是各個門派掌門的性格還是小弟子的名字、各個門派的紛爭或者江湖上剛剛嶄露頭角的少年,說是“世外”,卻對“世內”了若指掌。

武俠小說雖然隻是作家的幻想,卻揭示了一條真理:真正的高人不會閉門造車,即使他們看上去不問世事,背地裏也會收集關於外麵世界的一切情報,他們還會神叨叨地指著一個孩子說:“這個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以後會是一代大俠。”看來,世外高人之所以“高”,是因為他們不會落後於時代,而是與時代同步、且有超前意識,

山裏有兩塊石頭,它們享受著清風明月、綠樹野草,偶爾還有人在它們身邊談天,說些奇聞逸聞,兩塊石頭生活得很愜意。

一天,一塊石頭說:“我們的生活太平淡了,我希望出去旅行,增長見聞,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另一塊說:“別折騰了,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去增長什麼見聞。你有多結實?怎麼能忍受那些磕磕碰碰的日子呢?何況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

“可是,如果不看看外麵的世界,我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如果天天對著同樣的事物,我擔心自己會一天天僵化。”石頭說。第二天,它請求一個牧童將它帶下山。

後來,石頭曆盡磨難,最後掉進了一條河,它在河水裏顛簸,磨平了所有棱角。有一天,一雙手將他捧了起來,它聽到有人說:“天啊,這是一塊多麼精美的石頭!”

於是,它變成了博物館裏展覽的寶物,而它的同伴,迄今隻是一塊普通的山石。

外向意識不等於性格外向,隻是一種對待外界的方式。有外向意識的人對外界充滿好奇,不排斥外界的邀請,有強烈的探索意識,願意克服自身的膽小去領略外界的風景。故事裏的石頭之所以由普通山石變為精美的石頭,是因為它在外麵的世界得到了足夠的鍛煉,如果它滿足於山間的安樂環境,當有一天它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心中會充滿遺憾。

人們為什麼總是強調“外向”?因為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僅僅埋頭苦幹不能讓你嶄露頭角,你要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不然,你在田地裏研究如何讓麥子增產,別人早就引進了新的種子,不費力氣就實現了收獲翻番。由此可見,了解風向很重要,落後於時代會吃虧。落後是一件可怕的事,要求人有外向意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與時俱進、避免落後。那麼,內向的人如何培養自己的外向意識呢?

1.要知道你身邊正在發生什麼

內向而孤僻的人對身邊的事一向不太在乎,想要有外向意識,首先要學著讓自己在人多的場合逗留,培養對人群的興趣,看看從前並沒有留心過的環境,以期產生對外界的興趣,而且了解身邊的一切,會讓你對外在世界不再那麼懼怕。

有了興趣就有了了解的動力,看書、看報、看雜誌、看互聯網,在這個時代,你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另外,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你要麵對大量垃圾信息,不要對每件事都深信不疑,要有自己的判斷,學會篩選。

2.多聽聽他人的見解

與他人交談是走出內向世界的第一步。看到一群人在談話,從前的你也許寧願一個人在角落裏讀書,現在不妨主動加入他們,聽聽他們對最近發生的事有什麼看法。不要認為自己的意見高人一等,別人的見解也許比你更深刻。多聽聽別人的見解能夠給你提供多種思路,讓你把一個問題分析得更透徹、思考得更深入。

3.不要盲目跟風

與時俱進不等於隨大流,不要像個盲目追趕時髦的姑娘,這個月流行七分褲,連忙扔掉低腰牛仔褲;下個月據說要有彩妝狂潮,連忙囤積一堆胭脂水粉。這樣的姑娘不會讓人感覺到時尚,隻會讓人覺得她被時尚驅趕著,完全沒有自己的審美追求。

聽到什麼就忙不迭地對人複述,那是複讀機;看到什麼就巨細無遺地對人講起,那是錄像機。人之所以各有不同,是因為他們會在所見所聞中添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否則,不論你的思維還是行動,都會像複讀機和錄像機,人們很難感受到你的個人魅力。